-
蚯蚓求学
蛇没有脚而行走很快,蚯蚓十分羡慕,便学着蛇的样子行走,可是动作又笨又滞。于是躲在一边偷看蛇的走路姿势,只见它屈曲而行动十分敏捷,也就依样学习,竭力腾挪、跳跃,结果还是不得前进。没有办法,只能去拜蛇为师。蛇也尽心教诲,可是蚯蚓学了百次也学不会。蛇便细细观察蚯蚓的形体、动作,终于叹了口气说:“我虽然没有脚,可是从头到尾节节有骨头。而你通身没骨头,怎能在世上行走呢?” -
吃螺蛳
有盲子暑月食螺蛳,失手堕一螺肉在地。低头寻摸,误捡鸡屎放在口里,向人曰:“好热天气,东西才落下地,怎就这等臭得快!” -
共饮而醇
刘公荣为西晋名士,好与人饮酒,饮时从不挑剔同饮之客为谁,不管身份贵贱都一视同仁。有人讥笑他这种不分贵贱的行为,他笑道:“比我高贵的,不可以不给他酒饮;不如我的,亦不可以不给他酒饮;与我同辈的,又不可以不给他酒饮。”所以刘公荣终日与人共饮而醉。 -
淫病
一人不通文墨,向友问曰:“三点水的‘淫’字如何解?”友曰:“淫乃妇人之大病。”其人颔之。一日,此人之妻忽抱病颇剧,出遇友人问曰:“令正病体何如?”其人曰:“不要说起,贱内这两日,着实一发淫得紧哩。” -
讼奸
有妇诉官云:“往井间汲水,被人从后淫污。”官曰:“汝那时何不立起?”答曰:“若立起,恐脱了出来耳。” -
歪头
有素患痿阳之症,娶得新妇到家。初夜行房,苦于厥物不举,舞弄既久,终不能入。妇怒曰:“直恁没用,头都东倒西歪,还想硬挣甚么!”夫乃诡辞以应曰:“你不晓得,我此物生来原是个歪头,少不得弄他进去哩。” -
猪的别号
一天,猴、狗、猪、马商量为自己选取别号,苦于没有学问,一点也想不出。于是便约定各自进城,遇见字,就取为别号。狗首先飞奔入城,见一神庙匾额有“化及冥顽”(冥顽不灵的人受到感化变为好人)四字,狗说:“这就是我的别名。”马进城,低头一看,见一块石碑写着“根深蒂固”四字,就说:“我就拿这个作为自己的名字。”过了一会,猴跳跃而至,抬头望着“无偏无党”(公正无私之意)匾额,便说:“我就命名‘无偏无党’好了。”等了半天,猪才慢吞吞地来到,找遍所有的地方也不见字,狗、马、猴都嘲笑它。猪说:“你们都选定了名字吗?”大家便将名字告诉它。猪笑道:“从来取别号只有两字或三字,怎么会有四个字?”大家给问住了,猪说:“没关系。你们只要各自摘送一个字给我,那么大家都是三个字了。”三个畜牲非常高兴,便商量说:“我们只能摘最末一个字给它。”于是,狗摘“顽’字,马摘“固”字,猴摘“党”字,猪的别号就成了“顽固党”。(暗指清朝末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劣的封建统治集团。) -
较岁
一人新育女,有以二岁儿来作媒者,其人怒曰:“我女一岁,汝儿二岁;若吾女十岁,汝儿二十岁矣。安得许此老婿?”妻闻之曰:“汝误矣,吾女今年一岁,明年便与彼儿同庚,如何不许?”——(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八》 -
出辔头
有酷好乘马者,被人所欺,以五十金买驽马一匹。不堪鞭策,乃雇舟载马,而身跨其上。既行里许,嫌其迟慢,谓舟人曰:“我买酒请你,与我快些摇,我要出辔头哩。” -
日进
老年娶妾,欲结其欢心,说某处有田地若干,房屋若干。妾曰:“这都不在我心上。从来说家财万贯,不如肏进分文的好。” -
门神劝架
桃符(旧时元旦用桃木板书写神名以驱邪)仰面看着艾人(旧时端午节用艾草扎的人以消毒气)骂道:“你是何等草芥,竟敢居于我之上?”艾人屈身向下答道:“你都已半截入土了(从元旦到五月初五,约近半年,故称活过一半),还有脸同我争上位和下位吗?”桃符大怒,和艾人争辩不休。门神劝解道:“我们这等人,现都在依附着人家的门户过日子,还有什么时间争闲气呀!” -
好棋
一人以好棋破产,因而为小偷,被人缚住。有相识者,见而问之,答云:“彼请我下棋,嗔我棋好,遂相困耳。”客曰:“岂有此理?”其人答曰:“从来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五十犹痴
有个乡民做了官府的差吏,向老前辈请教刑法条文。老前辈便介绍笞、杖、徙流各种刑罚:“用小荆条鞭打,从10到50称谓‘笞’;用大荆棍敲打,从60到100称谓‘杖’……”乡民大为惊讶,叫道:“我不相信,难道年龄到了50还是疾(与“笞”谐音)呆不懂事吗?” -
搁浅
矮人乘舟出游,因搁浅,自起撑之,失手坠水,水没过项。矮人起而怒曰:“偏我搁浅搁在深处。”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心月照云溪
- 回雁峰
- 示诸门生
-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 续古二十九首 其七
-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 郝泽民主簿赠诗次韵二首 其一
-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 其六
-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十
-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偈三十五首 其二十四
-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 谒严子陵祠
- 代和小洲客邸书怀
- 毛氏西园
- 周镐送白菊乞诗
- 舟中纵目二首
- 吉安试院戏作二首 其一
-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其一
- 再用前韵奉赠升卿三十一丈 其二
- 虞童子七岁能诵书部使者闻诸朝既至京师会更制不果试其归也以二小诗送之 其一
- 太庙乐章 奉俎丰安之曲
- 虞美人草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