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乳广

  一乡人涉讼,官受其贿,临审复掌嘴数下。乡人不忿,作官话曰:“老牙,你要人觜我就人觜,要铜团就铜团,要尾就尾,为何临了来又歹我的乳广?”

  • 爇衣

      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冬日围炉聚饮。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适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于君,然则言之是耶,不言是耶?”性急者问以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曳衣而起,怒曰:“既然如此,何不早说!”性缓者曰:“外人道君性急,不料果然。”
  • 模仿兽叫

      楚国的南方有个猎人,会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一次,他带好弓箭和罂火(用罐子装着的火)上了山,选好地形后,便吹起竹管来,他先“哟哟”地模仿鹿叫,想招引鹿群,待它们来到后,就打出火光用箭去射它们。附近的一只山狸听到鹿叫,赶紧跑了过来。那人吓坏了,赶忙吹出老虎的声音去恐吓它,果然山狸逃跑了,但招引来了真正的老虎,猎人吓得弓箭也掉了,危急中又赶紧吹出罴的声音来吓虎,老虎听到罴的吼叫,窜走了,然而罴听到这声音却来寻找它的伙伴。猎人再也不会别的了,吓得瘫软在地上,罴凶猛地扑过去吃掉了他。
  • 狡黠的鼠

      苏子夜坐休息,有只老鼠在咬东西。他一拍床板,咬声即停,但不一会又咬起来。苏子叫童子拿蜡烛来照一照,发现咬声来自一只空口袋内。原来是老鼠被关在口袋里走不脱的缘故。打开口袋一看,却只发现一只死老鼠,童子吃惊他说:“刚才还咬东西,怎么会突然死了呢,不会是鬼发出的声音吧?”说毕就翻过口袋把它倒了出来,老鼠一落地就窜走了。苏子感叹地说:“狡猾者往往能绝处逢生啊!”
  • 放肆

      道学先生嫁女出门,至半夜,尚在厅前徘徊踱索。仆云:“相公,夜深请睡罢。”先生顿足怒云:“你不晓得,小畜生此时正在那里放肆了!”
  • 龌龊

      夫狎龙而归,妻辄作呕吐状,谓其满身屎臭,不容近身。至夜同宿,夫故离开以试之。妻渐次捱近,久之,遂以牝户靠阳,将有凑合之意。夫曰:“此物龌龊,近之何为?”妻曰:“正为龌龊,要把阴水洗他一洗。”
  • 蠢儿卖药

      有个人初次做中药生意。一天有事外出,吩咐儿子看守药店。一个顾客要买牛膝和鸡爪黄连,那儿子愚笨,不识药名,找遍竹笥(盛药材的器具)也寻不到,便砍下自己耕牛一只脚和两只鸡脚售给那个客人。父亲回来知此事后,大笑道:“客人如果要买知母贝母(中药名),你岂非连母亲也抬出来卖了?”
  • 讥刘道真

      晋时,刘道真在河岸给别人的船只拉纤,有个老妇在船上摇橹.刘道真嘲此老妇说:“女子何不织布纺纱?却来傍河操橹!”老妇答:“男儿何不跨马挥鞭?却立河边背纤!又一次,刘道真跟人一起在草舍中吃饭,见一青衣妇人从门前背着两个小儿走过,即笑着讥道:“青羊引双羔。”妇人反讥道:“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语相对。
  • 瘟牛

      经学先生出一课与学生对曰:“隔河并马。”学生误认“并”字为“病”字,即应声曰:“过江瘟牛”。
  • 臭瘌痢

      北地产梨甚佳。北人至南,索梨食不得,南人因进萝卜,曰:“此敝乡土产之梨也。”北人曰:“此物吃下,转气就臭,味又带辣,只该唤他做臭辣梨。”
  • 红门

      三秀才往妓家设东叙饮,内一秀才曰:“兄治何经?”曰:“通(诗经)。”复问其次,曰:“通《书经)。”因戏问妓曰:“汝通何经?”曰:“妾通月经。”众皆大笑。妓曰:“列位相公休笑我,你们做秀才,都从这红门中出来的。”
  • 鱼弘四尽

      南朝梁人鱼弘,性极侈靡,侍妾百余人,车马服玩,皆为一时之首。他历任南樵、盱眙、竞陵、永宁、新兴诸郡太守,曾聒不知耻地对人说:“我做郡守有一特色,即皆为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
  • 丞相草书

      张丞相喜欢写草体字,但又写得不合体统,别人讥笑他,丞相却不以为然。一天,他突然想到了名句,便要来纸墨奋笔疾书,满纸的草字龙飞凤舞。过后让他的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抄至笔划怪异之处,侄儿看不出,就捧着稿子去询问他。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连自己也不认识,就责骂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些来问?以致使我忘记了。”
  • 携冻水

      一呆婿至妻家留饭,偶吃冻水美味,乃以纸裹数块,纳之腰间带归。谓妻曰:“汝父家有佳味,我特携来啖汝。”索之腰中,已消溶矣。惊曰:“奇!如何撒出了一脬尿,竟自逃走了。”
  • 压“柳柳州”

      桑悦有才气,19岁即考中举人。某年,上府令他调柳州任事,桑悦就是不肯。别人问他原因,他骄气十足说:“柳宗元曾到过柳州任事,人称‘柳柳州’,现在又让我去,不是硬要让我用声名去压住他吗?这事对不起柳宗元,我不干!”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法老的女儿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上古雕纹玉环
  • 雕花银镜精品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