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仁义之师

  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兵已经安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有渡河。右司马向宋襄公献计道:“楚军多而宋军少,趁他们正在过河尚未列队时发动突然攻击,那么他们必败无疑。”宋襄公说:“我听得君子讲:‘双方交战。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兵,人处险地,不推他跌下深渊,人处困境,不逼他走投无路,不进攻尚未列成阵势的队伍。’现在楚军还未完全渡河,我们发动攻击,这是不道德的。还是让他们全部渡河摆好阵势后,再击鼓进攻吧。”右司马说:“您不爱护我国的人民,让国家受到损害,难道这就讲道德了吗?”等到楚军已渡过河来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兵大败,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伤,3天后就死了。

  • 争坐

      鼻与眉争坐位,鼻曰:“一切香臭,皆我先知,我之功大矣。汝属无用之物,何功之有,辄敢位居我上?”眉曰:“是则然矣,假如鼻头坐上位,世上有此理否?”
  • 做官强盗

      几个人喝酒行令做诗,各人要用一句诗说出一种同强盗性质一样的人。一个说:“为首敛钱天窗开(带头搜括钱财的人)”。一人说:“诈人害人坏秀才。”又一人说:“四个轿儿喝道来。”大家吵嚷开了:“这是衙门的官老爷,怎么会像强盗?”那人答道:“你看如今坐在4个人抬的大轿里的,10个倒有9个比强盗还厉害!”
  • 高才

      一官偶有书义未解,问吏曰:“此处有高才否?”吏误认以为裁缝姓高也,应曰:“有。”即唤进,官问曰:“‘贫而无谄’,如何?”答曰:“裙而无襉,折起来。”又问:“‘富而无骄’,如何?”答曰:“裤若无腰,做上去。”官怒喝曰:“唗!”裁缝曰:“极是容易,若是皱了,小人有熨斗,取来烫汤。”
  • 翻脸

      穷人暑月无帐,复惜蚊烟费,忍热拥被而卧,蚊囋其面。邻家有一鬼脸,借而带之。蚊口不能入,谓曰:“汝不过省得一文钱耳,如何便翻了脸?”
  • 红黄胡须

      某人长着黄胡须,常在妻子面前夸耀道:“长黄胡须的人不是弱汉子,一生不会受人欺侮。”一天,他被人打伤了。妻子便拿他的话嘲笑他,他说:“谁知道那人的胡须竟是通红通红的!”
  • 大小报应

      有个富翁为人刻薄,攒积下数万家财,还总是斤斤计较。众人十分怨恨,诅咒道:“这种人黑进黑出,敛财手段不正,日后必有报应。”富翁听了很是愤恨。他有一个傻儿子,用钱十分奢侈,富翁便教训他道:“你已经成人,可是还不懂得生计之苦,我要家僮带你出门看看世事艰难,试试东西贵贱。”傻儿子高兴地答应了。他跟着家僮走出城来,到了山里,看见石匠凿石头,打成两个石狮,一定要买,忙问价钱,石匠认得他是富翁的傻儿子,便骗他道:“要价不大,快给我抬回去。”傻儿子回家见了父亲,欢欢喜喜禀报道:“我买了便宜回来了。”父亲问买的是啥,傻儿子叫石匠将小狮子抬进屋。父亲问多少价钱,傻儿子答:“3000两银子。”富翁大怒,责骂道:“你用重金买下这种无用之物,真是败家子,怪不得别人咒我总有报应!”傻儿子拍拍手掌哈哈笑道:“我告诉你罢,这只是小报应,还有一个大报应在后头呢。”
  • 偷肉

      厨子往一富家治酒,窃肉一大块,藏于帽内。适为主人窥见,有意作耍他拜揖,好使帽内肉跌下地来。乃曰:“厨司务,劳动你,我作揖奉谢。”厨子亦知主人已觉,恐跌出不好看相,急跪下曰:“相公若拜揖,小人竟下跪。”
  • 咏物

      两夫妇稍通文墨,一生琴瑟调和。及至暮年,精力衰耗,不能畅举,乃对物伤情,各咏一词以志感。妻先咏其牝户曰:“红焰焰,黑焰焰,嫩如出甑馒头解条线。自从嫁过你家来,日也鞈,夜也鞈,如今就像破门扇,东一片,西一片。”夫亦咏塵柄曰:“光溜溜,赤溜溜,硬如檀木匾担挑得豆。自从娶你进门来,朝也凑,暮也凑,如今好似葛布袖,扯便长,不扯皱。”谢媳一翁扒灰,事毕,揖其媳曰:“多谢娘子美情。”媳曰:“爹爹休得如此客气,自己家里,那里谢得许多。”
  • 一菜足够

      先生开馆教书,东家设宴款待。因为是初次请先生,便杀了一只鹅做菜。吃饭时,先生对东家说:“今后叨扰的日子多着呢。以后饭食,务请俭省一些。”未等东家说话,又指着菜盘中的鹅说:“天天只吃这一味就足够了,不必再加很多菜。”
  • 苗振试赋

      苗振将试馆职,晏殊对他说:“你应该稍微温习温习。”苗振说:“哪里会有当了30年接生婆,还把婴儿包扎倒了的事。”待试赋时,要押“王”韵,苗振随手把《诗经》中“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顺着田土直到海边,都是周天子的臣民)”句拈来,为押韵,舍去最后一“臣”字,用了上去,也不细究,结果意思完全错了,未能中选。晏殊笑笑说:“苗君该是老手,怎竟会还把婴儿包扎倒了呢?”
  • 呆子自骂

      有个人不认识橄榄,便问别人:“这是什么?”别人笑道:“阿呆(骂人话)。”那人买了橄榄嚼吃,回家对妻子说:“我今天吃了‘阿呆’,味道真好!”妻子叫他拿出来看,他就张着嘴向妻子呵气:“你闻闻,还有呆气在。”
  • 斋戒库

      一监生姓齐,家资甚富,但不识字。一日,府尊出票,取鸡二只,兔一只。皂亦不识票中字,央齐监生看。生曰:“讨鸡二只,免一只。”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皂以监生事禀,太守遂拘监生来问。时太守适有公干,暂将监生收入斋戒库内候究。生入库,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人问何故,答曰:“先人灵座,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焉得不哭。”
  • 讼奸

      有妇诉官云:“往井间汲水,被人从后淫污。”官曰:“汝那时何不立起?”答曰:“若立起,恐脱了出来耳。”
  • 嘲老童生

      某童生年纪已有80岁,督学官询问他四书五经里的文章,他大多不记得。有人嘲笑他,作了一副对联:“年纪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可说是长寿了);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又指对书籍生疏)!”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法老的女儿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明清雕字古玉
  • 上古雕纹玉环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斗彩鸣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