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鸟不飞
有个客人久住不走,主人十分讨厌他。一天,引客人到门前闲望,忽见树上有只鸟大如鸡,主人说:“我去取斧砍倒树,捉这鸟给你下饭。”客人说:“只恐怕树倒时鸟飞了。”主人说:“你不知这呆鸟,往往树倒了也不知飞呢!” -
借牛
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缄视之。对来使曰:“知道了,少刻我自来也。” -
焦面鬼
一帮闲汉途遇人家出丧,前面焦面鬼王,以为大老官人也,礼拜甚恭。少顷,大雨如注,而鬼身上纸衣被雨濯去。闲汉曰:“白日见鬼,我只道是大老官,却原来也是个篾片。” -
偷弟媳
一官到任,众里老参见。官下令曰:“凡偷媳妇者站过西边,不偷者站在东边。”内有一老人慌忙走到西首,忽又跑过东来。官问曰:“这是何说?”老人跪告曰:“未曾蒙老爷吩咐,不知偷弟媳妇的,该立在何处?” -
咬飞边
贫子途遇监生,忽然抱住兜耳一口。生惊问其故,答曰:“我穷苦极矣,见了大锭银子,如何不咬些飞边用用。” -
棹面响
一人方陪客,偶撒一屁。自觉愧甚,欲掩饰之,乃假将指头擦桌面作响声。客曰:“还是第一声像得紧。” -
酒煮滚汤
有以淡酒宴客者,客尝之,极赞府上烹调之美。主曰:“粗肴未曾上桌,何以见得?”答曰:“不必论其它,只这一味酒煮白滚汤,就妙起了。” -
名妓善辩
金陵平康地方有个妓女叫马湘兰,年轻时很有身价。一个孝廉曾经慕名去拜访,她不肯出来相见。过了10多年,马湘兰姿色渐衰,而那个孝廉已成了进士,担任南京御史。恰巧马湘兰因受株连而被押入官府受审,御史见了她说:“你原来是这样的容貌,往年只是徒有虚名罢了。”马湘兰说:“正因为我有当年的虚名,所以才招致今天的祸灾。”御史想道:“看这个妓女,能说出这等话来,果然名不虚传。”就放了她。 -
猫乞食
一猫向妇人求食,叫唤不止。妇喝曰:“只管叫甚么,除非割下这张屄来与你吃。”邻汉听得曰:“娘子,你若当真,我就去买碎鱼来换。” -
偷国家肉
有个厨子,无论为谁家办酒席,总要偷点食物回去,渐渐便成了习惯。一天,他在家里切肉,也拣了几块好肉,用纸一包揣在怀里。妻子骂道:“这是自家的肉,你偷去干啥?”厨子恍然笑道:“我习惯了!” -
僧鸟相对
东坡与佛印老僧嬉谈。东坡戏说:“古人常以僧对鸟,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月’、‘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佛印老僧诙谐一笑,说:“今老僧对相公,相公即鸟也。” -
议论蛆虫
一天,阎王无事,率领判官鬼卒出游。忽见粪坑里的蛆在蠕嚅移动,便命令判官速记,说:“来世要这些东西投到人间去享受善报。”判官遵命记下。他们又向前走了一段,见到棺材里尸体上的蛆虫,阎王又命令判官速记,说:“这些东西要永远堕入地狱受苦。”判官奇怪地问道:“它们同是蛆虫,为啥赏罚如此不同?”阎王答道:“粪坑的蛆虫,人们嫌弃大粪而它们独独取吃,称得上是廉洁之士。尸体的蛆虫则专吃人的脂膏血肉,让它们做人,倘使又做了官,阳间百姓岂非要遭受大害吗?”判官恍然叹息道:“怪不得近来阳间百姓受苦,原来前次有一群尸体里的蛆虫逃到阳间去了。” -
罚变蟹
一人见冥王,自陈一生吃素,要求个好轮回。王曰:“我那里查考,须剖腹验之。”既剖,但见一肚馋涎。因曰:“罚你去变一只蟹,依旧吐出了罢。” -
脸蒙厚皮
面孔向阎王告状道:“头颅是人身的首领,面孔是头颅的仪容,可世上之人的躯体、四肢都有花花绿绿的衣服穿戴,唯独只有我没有,请问这是什么原故?”阎王也莫明其妙,便问判官道:“这有法律条文吗?”判官禀告说:“这并没有什么律例,只是因为它投生阳间时,就偷得一张厚皮,蒙在表层上,所以不必再穿衣服了。久而久之,世上的人就渐渐忘记要拿东西给它遮羞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