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通
感通:1.谓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已阅 9659 次 |
喜欢 4228 次 ❤
-
久生
久生:1.长生不老。 2.指长寿。 -
猒饫
猒饫:1.饮食饱足。引申为自足不外求。《楚辞.严忌》"时猒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朱熹集注"厌饫﹐自足而不乐见闻之意也。"一说犹厌倦。王逸注"言时君不好忠直之士﹐猒倦其言而不肯用。" -
千峰万壑
千峰万壑:1.犹千岩万壑。 -
决易
决易:1.轻率多变。 -
侧身
侧身:1.倾侧其身,表示戒惧不安。 2.向侧面转体。 3.厕身,置身。 -
介氏
介氏:1.古国名。 -
居起
居起:1.犹起居。 -
围木
围木:1.指合抱之木。 -
洒海剌
洒海剌:1.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
小登科
小登科:1.旧时对士人完姻之称。 -
军符
军符:1.兵符。古时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 -
梗介
梗介:1.刚直。 -
授衣
授衣: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孔颖达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2.农历九月的别称。 3.谓廷赐锦衣。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一剪梅 太平兴国观示众
- 圭塘杂咏 其三 绕堤种菊
- 见莺 其一
- 春社日置酒示客
- 游庐山
- 二郎山
- 程帅以古人名作诗见寄拟作谢之
- 但能之提刑相别十年自曲江远寄二诗叙旧良厚次韵为谢亦以首章奉怀略道湘南分携故事末篇自述年来衰病不复故吾也 其一
- 正月十四夜
- 太上皇帝圣体清康老母进封信安郡太夫人适斋除敷文阁学士有诗为贺次韵 其一
- 舟中咏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
- 再次前韵荅温内翰
-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 寄答内弟体健
- 寄邓维翰
- 为谈彦诚题戴嵩画牛
- 予少孤多病恒有忧生之嗟今年四十矣日月于迈禄不逮养学未有闻使经衡山适遘初度矢痛申情爰成兹咏焉
- 登鹿耳门远眺
- 百字令 马缨花
- 梅花为赵芸孙同年作四首 其一
- 西湖八首 其四
- 相和歌辞。乌夜啼
- 点绛唇(腊梅)
- 吾山风物如故园而甚僻余居月余爱之将此卜居二首 其二
- 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