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调
节调:1.节拍和音调。
已阅 12140 次 |
喜欢 9044 次 ❤
-
流兵
流兵:1.逃兵。 -
出点子
出点子:1.出主意;想办法。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①俄文原意为多数派”。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者获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少数人被称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一词,后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的专称。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先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和不定期刊。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先后任总编辑。秘密发行。曾先后用《虹》、《平民》等名称作封面伪装。1932年7月出至第五卷第一期停刊。共五十二期。 -
内流流域
内流流域:又称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区,即内流河流域范围。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燥,蒸发强烈,河道稀疏,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 -
呜呀呀
呜呀呀:1.象声词。鸟叫声。 -
琐语
琐语:1.亦作"璮语"。 2.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 3.琐碎的言谈。 -
熙焰
熙焰:1.犹烈焰。 -
制防
制防:1.限制防范。 -
焦尾
焦尾:1.见"焦尾琴"。 -
龙争虎战
龙争虎战:1.同"龙争虎斗"。 -
府差
府差:1.指明清知府衙门的差役。 -
芝艾并焚
芝艾并焚:1.犹言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两淮
两淮:1.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后合称其地为"两淮"。 2.指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南北的大部地区。 3.淮阴和淮安的合称。解放初有两淮市。 4.安徽省淮南市和淮北市的合称。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次韵村居秋日
- 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五物自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唾壶履 其三 案
- 新乐府 道州民 美臣遇明主也
-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 其二
-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 马尾泉
- 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三
- 村晚
- 提刑邢梦臣度支连理荔枝
- 道林寺
- 武夷山一线天
- 感寓 其二十七
- 次东馆头
- 闽中徐永存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四首 其一
- 谒金门 示意有授
- 罗苏溪前辈赠石溪上人画幅
- 临江仙十四首 其九
-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 爱俪园即景倚韵和翠娜 其五
- 鹧鸪天 其一 记近闻近遇
-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
- 渔家傲
- 嬴国夫人钱氏挽词二首 其二
-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其三
-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