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全

节解:1.旧时断裂四肢﹑分解骨节的酷刑。 2.草木枝叶残谢脱落。 3.谓乐曲节奏分明。 4.剖开竹节。喻顺利无阻。

  • 干陀罗

    干陀罗:1.亦作"干陀"。亦作"干陀啰"。 2.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印度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3.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
  • 养情

    养情:1.涵养性情。
  • 谌杵

    谌杵:1.谓奸诈之人伪托真诚。《管子.任法》﹕"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尹知章注﹕"杵所以毁碎于物者也。谓奸诈之人﹐伪托于谌﹐以毁君法。"一说当作"堪材"﹐谓材力强胜能任事者。郭沫若等集校引孙诒让曰﹕"'谌杵'当为'堪材'﹐皆形之误也……堪材谓材力强胜能任事者﹐与《吕览》堪士义同。"
  • 农机

    农机:1.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 狂衅

    狂衅:1.大罪。
  • 刀疮

    刀疮:1.刀伤。
  • 签治

    签治:1.谓批阅处理公文案卷。
  • 云舒霞卷

    云舒霞卷:1.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 七成八脉

    七成八脉:1.十分之七八。
  • 马唐

    马唐:1.亦称"马饭"。 2.即莸草。俗名蟋蟀草。一年生草本。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夏季抽穗。多生于荒野路旁和农田间,分布极为广泛,为一种优良的秋季牧草。
  • 讨口

    讨口:1.方言。讨饭。
  • 铜鼓

    铜鼓:古代青铜打击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流行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南亚一带,以中国出土最多。最早的铜鼓出现于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10多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
  • 浑成

    浑成:1.旧时赌博将数个铜钱掷成全字或全背,或谓掷骰子掷出同样的点子。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海上维纳斯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
  • 母子象尊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