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 钱
率钱:1.凑钱,募钱。
已阅 13651 次 |
喜欢 8458 次 ❤
-
淮阴平楚
淮阴平楚:1.即《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十面埋伏"。 -
打更
打更:1.旧时夜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锣报时。 -
半饥半饱
半饥半饱:1.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
在苫
在苫:1.古代丧礼,遇父母之丧,百日以内丧主和诸子睡草垫,枕土块,故称守丧为"在苫"。苫,草垫子。也称"苫次"。见《仪礼.丧服》。 -
嘉慰
嘉慰:1.欣慰。 -
龙虎节
龙虎节:1.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
刀鋋
刀鋋:1.刀和短矛。古代兵器。 -
雷峰
雷峰:1.亦作"雷峯"。 2.山峰名。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南屏山净慈寺前。旧有郡人雷氏居此﹐因名。 3.塔名。 -
铜元
铜元:1.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上海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
腥生
腥生:1.指生的鱼肉等食物。 -
室内
室内:1.谓祖庙之内。室,指太室。 2.家中。 -
肝气
肝气:①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②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 -
鬼草
鬼草:1.草名。 2.喻狡黠的心计。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