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韵
阴韵:1.宋以前韵书﹐皆沿用《切韵》﹐分为二百零六部。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平水韵﹐也称"阴韵"。 2.音韵学家根据古韵母的性质﹐把字音分成三类﹕韵尾是b﹑d﹑g的叫入声﹔韵尾是m﹑n﹑ng的叫"阳韵"﹔入声和阳韵以外的叫"阴韵"。
已阅 11019 次 |
喜欢 8312 次 ❤
-
猣意
猣意:1.曲从私意。 -
侧臣
侧臣:1.左右近臣。 -
大班
大班:1.清代称新科进士引见时按一﹑二﹑三甲编排的班列。 2.旧称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 3.幼儿园里由五或六周岁至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
真澹
真澹:1.率真淡泊。 -
炸馏
炸馏:1.用甑蒸食物。 -
险悍
险悍:1.险恶凶悍。 -
自摄
自摄:1.自行节制。 -
受生
受生:1.犹禀性。 2.投生,投胎。 -
造想
造想:1.犹幻想。 -
青乌术
青乌术:1.指堪舆术。 -
冲厚
冲厚:1.谦逊宽厚。 2.深厚。 -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1.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
切悫
切悫:1.恳切;诚挚。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