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 士
轶士:1.隐士。
已阅 13326 次 |
喜欢 5483 次 ❤
-
吃劳金
吃劳金:1.靠做长工为生。 -
策子
策子:1.连数页而成的书册。与卷轴有别。 -
醇醨
醇醨:1.亦作"醇漓"。 2.厚酒与薄酒;酒味的厚与薄。 3.用以喻教化﹑风俗等的敦厚与浇薄。 -
乌溜溜
乌溜溜:1.形容黑。 -
匡肃
匡肃:1.犹匡正。 -
取下
取下:1.谓以恭顺的态度迎合他人。 -
同心杯
同心杯:1.指交杯酒。旧时新婚行合卺礼,用两盏盛酒,以彩缕连结,夫妇互饮,象征同心,故称。 -
水位
水位: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洋的自由水面以及地下水表面,在某地某时刻高出基准面以上的高程。观测水位常用水尺和水位计。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水量变化或风浪、潮汐等的影响。 -
动止
动止:1.动作与静止。 2.行动;举止。 3.起居作息。谓日常生活。多用作书信中的问候语。 4.古代监狱的别名。 -
理事
理事:处理事务;过问事情他是个不当家不~的人。 -
铜元
铜元:1.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上海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
差牙
差牙:1.差互,差错。 -
回连
回连:1.曲折连绵。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