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始 之 音
正始之音:1.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 2.指纯正的乐声。
已阅 11006 次 |
喜欢 4972 次 ❤
-
往怀
往怀:1.往日的情谊。 -
承禀
承禀:1.禀告。 2.奉命。 -
强植
强植:1.见"强直"。 -
溺口
溺口:1.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语本《礼记.缁衣》"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孔颖达疏"君子溺于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于水不能自治也。" -
盐直
盐直:1.盐价。 -
收帑
收帑:1.见"收孥"。 -
恢诡谲怪
恢诡谲怪:1.见"恢恑憰怪"。 -
家拜
家拜:1.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职,以示礼遇。 -
相徉
相徉:1.见"相羊"。 -
勤勉
勤勉:勤奋学习勤勉。 -
悔过书
悔过书:1.检讨过错,表示悔改的文字。 -
古鉩
古鉩: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
毡包
毡包: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2.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次韵罗云叔红梅
- 又赠李侍御
- 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竹同迷耳亦为作诗凡得三绝句 其三
- 封比干墓
- 用陶公饮酒韵二十首并序 其二十
- 如梦令 元夕感怀
- 赠内兄张行中
- 复酌送巽峰出狱联句
- 银海钓台为赵君赋
- 从军行二首
- 别王二丈予安
- 秋原踏月
- 菩萨蛮 闺情 再用药名二首 其二
- 步虚词 中秋
- 思远人 和小山词自题西崦浮家图
- 春秋战国门。韩惠王
- 杂歌谣辞 渔父歌 五
- 十二时偈 十
- 苏州十咏 太湖
- 牡丹二首 其一
- 尧卿兄改官升朝作诗纪贺三首 其二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
- 句 其三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九
- 偈颂四十二首 其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