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 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 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注释 ⑴临洮:即洮州,唐时与吐蕃接界,在今甘肃临潭西。一说指临洮军,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⑵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⑶连年:接连多年。一作“年年”。唐郑遂初《别离怨》诗:“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 ⑷曾(zēng):竟,竟然。一作“长”。 ⑸应:一作“来”。 ⑹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⑺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⑻“勤王”句:一作“不敢道远思”。勤王:谓尽力于王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赏 析
赏析 此诗所写,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开头“闻说”者,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自然方面,春风不到,连年雪飞;人事方面,汉使应稀。此次虽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但是调子并不低沉。 从“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写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连年见雪飞”写气候之寒冷,“春风曾不到”写其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 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勤王道路远,家乡何时归”的关怀,写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
延 展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这是一次唱和,他得到“飞”字韵,因作诗留赠,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
人物链接
- 感怀三十一首 其十三
- 偶作二首 其二
- 歌
- 谒大慈恩寺
-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 其二
- 秦城二绝 其一
- 江楼陪范长官宴自警一篇戏呈郑主簿
- 大涤洞
- 浣溪沙 其六 鸳鸯红梅
- 朱氏天和堂
- 冯元素挽诗 其一
- 读楚东倡酬集寄洪景卢王嘉叟
- 岁暮和颖庐
- 予读汉史暨武帝内传每叹其雄才大略而乃惑神仙且穷兵于远俾末年不下轮台一诏则汉事未可知也矧闻茂陵侈葬可为于邑予行经驻视不无千古之感因占一诗以寄怀云
- 过吴门不及入访喻邦相寄怀四绝 其三
-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 其三
- 白鹿社为冯泰氏二首
- 天仙子
- 生查子
- 甲午春仲在寨门严竹坪表兄处阻雨往晤紫卿姻世丈吟此留赠四首 其三
- 巴东三峡歌二首 其二
- 秋中霖雨
-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一
- 和陈勉仲四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