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

夜下征虏亭

作者:李白 (唐)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释 义
译文
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注释
⑴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此诗题下原注:”《丹阳记》:亭是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所立,因以为名。“据《晋书·谢安传》等史料,谢安从未有过征虏将军的封号,这里“谢安”应是“谢石”之误。
⑵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⑶绣颊(jiá):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⑷江火:江上的渔火。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详细内容】
赏 析
赏析
  此诗开头“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绣颊。”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称“绣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这句诗是说,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第四句:“江火似流萤。”意思是说,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全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详细内容】
延 展
创作背景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即兴写下此诗。
【详细内容】
作 者

李白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𫖇。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𫖇。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𫖇,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𫖇,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作者详情】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雕花银镜精品
  • 上古雕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