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已阅 8498 次 |
喜欢 7264 次 ❤
释 义
译文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⑴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⑵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⑶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 ⑸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赏 析
鉴赏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发”“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人物链接
- 万年春 梦得一枝白笔
- 武昌词三首
-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 其八
-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其一
-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其二
- 立春日郊行
- 浣溪沙 其一 呈潮阳使君宋台簿敦书
- 别诗人余叔云 其一
-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其七
- 送罗惇诗赴举
- 次韵向宪见赠三首
- 惠州西湖九咏红棉榭 其六
- 小孤山
- 翌日吴肇成招同司马洎诸君浮筏遇雨泊梁下有挈歌姬赵某至左手三指爪皆长六寸馀司马记中所谓邯郸才人者也 其一
- 答冯郡博京口见讯因忆黎职方惟敬 其一
- 筑堤谣 其二
- 诞日宿周溪寺
- 宿西台精舍
- 杂感 其二
- 过溪步至张叟菜园
- 赠朝鲜诗人李炯庵记室
-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象县,柳州县名)
- 水调歌头(次韵西叔詹叔兄嘉甫弟惠生日□词)
- 病中午后登山闲步遥见园亭有翠帟张栏处久而识之为张孝显成趣轩盖与缇屏油幙高会予病不得冲宴怅惘移时因以中孚泽所网鲜鳊侑以棠漪家酝并成四绝呈在席诸人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