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注释⑴犹曙色,到底还是天亮了。下三句写秋晓之最。 ⑵宿雾,早晨的雾。因由前夜而来,故日宿。 ⑶这两句是矛盾的。自己并非没有才德,如今却老病成翁,这算什么“圣朝”?又哪能说得上“无弃物”?杜甫往往使用这种说反话的矛盾手法来反映当时政治黑暗的真相。 ⑷残生,犹徐生。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这是由愤慨而灰心绝望的话,碰着这种“圣朝”,还有什么可说,这辈子只有随它去了。其实这种飘零生活,对杜甫创作倒大有裨益。
延 展
创作背景 此诗和《客夜》是同时之作。杜甫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诗。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人物链接
- 淮南鱼歌三首 其一
- 和咏舞诗
- 宿清溪安乐山
- 代人上李制参生辰
-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其一
- 六月望日月堂老禅示仆众偈随喜愧甚
- 句 其十九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八四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一
- 题清心堂
- 泰之用欧苏颍中故事再作五绝勉强继韵 其四
-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 题洛尾亭二首
- 茌平县西门邮亭废圃中有花名玉珑瑽枝叶与琼花无异但花蕊层生与叶相间远望如翠烟笼玉幽香扑人遂呼浊醪痛饮花下陈令取纸笔索诗乘醉走笔赋二律 其二
- 送张纪善世昌致仕归乡
- 除夕前三日史右庭携具同彭洞虚过紫烟楼党员玉兰
- 题赵太祖蹴鞠图
- 镇海楼次亦云韵
- 赠吴述之先生 其一
-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三
- 书事五首(壬午)
- 独行至六通寺
-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 忆旧游
-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