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赏 析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延 展
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人物链接
- 舟中杂书五首 其五
- 吴景文居庭牡丹盛开饮后有感
- 发南康赴江州
- 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
- 秦中遇友人
- 游仲文园池
- 对酒二首 其二
-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 黄相儿求诗
- 下水船(和季良琼花)
- 依韵和粹中早春
- 桂花
- 东坡先生与蒋魏公游最善宣卿侍郎蓄东坡诗文自公始也心慕手追遂入于室某尝赋景坡堂诗宣卿谓余知音者遂标藏之椟中比守吴门治有状玺书褒进待制敷文阁某驰小舟往贺宣卿出诗三章见属句法华妙为一时绝唱有云正索解人那复得其谁知我固无从此真东坡语也辄次韵书于卷末 其一
-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四
- 痴翁
- 秋日同印别驾游桃川宫寻秦人洞
- 题博望驿壁
- 重寄内二首 其二
- 中秋对月用孟浩然韵
- 颂古一○一首 其六九
-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其五
-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一
- 劝农二绝 其二
- 筠溪八景诗 玉鹭迎晖
- 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