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

初夏即事

作者:王安石 (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释 义
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
石梁:石桥
弯碕:曲岸
溅溅:流水声。唐人李端《山下泉》:“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陂:池塘。
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白居易《寄元九》:“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详细内容】
作 者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朝两度任相,实行变法。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晚居金陵。卒,谥曰文。诗、文皆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作不多,风格高峻,一洗五代绮靡旧习。以《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代表作。著有《王临川集》、《临州先生歌曲》。主要作品有:桂枝香(登临送目)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作者详情】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斗彩鸣凤盘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雕花银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