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仪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帐幔。 ④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乐器。
赏 析
赏析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词中二三句主要通过视觉写“西湖好”,“隐隐笙歌处处随”则是从听觉写“西湖好”,这一句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绘出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 下片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饮酒听曲,赏花饮酒的活动,已完全沉醉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醉里归”写出词人心情十分惬意,这是观赏西湖秋荷所导至的,秋季西湖之美就自在不言中了。 全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延 展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作者时知颍州,趁着盛夏之季游玩西湖写下此词,记载了西湖风光及游湖之乐。
人物链接
- 神光灿
- 赠李愬仆射二首 其一
-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三
-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 其九 玉井
- 大人生日 其一
- 涢阴亭
-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
- 上按察胡大使
- 浣溪沙 秋深独游兰圃三首 其二
- 广心楼小酌忆张禺山
- 篁墩
- 扇面赠南山翁其一得于梦中 其二
- 省南上人长安乞诸朝贵为书金刚经镌石时有中贵人欲为开社者余喜而赋之
- 五仙观
- 岔道观猎
- 送郑明府之维扬
- 李驸马歌
-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九
- 答林幼春并怀林十及梁钝庵
- 菩萨蛮 回文
- 斗鸡行
- 一天园诗十章 选二 其一 园在杭州西湖一天山有丁家居山下故俗名丁家山今丁家人尽矣故复名一天山园地购于丙辰西已以十一次成今园凡三十馀亩以庚申春夏经始屋亭道路壬戌赋成
- 歌 二
- 与愚上人宿天竺 其三
- 和王天任喜雪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