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已阅 8807 次 |
喜欢 3094 次 ❤
释 义
暂无
赏 析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词。头两句总写荷塘全景,园林修筑精美,池边护以阑干,芙蓉开时,水光、花色、阑干影,构成了美妙的景色。“秋水”二字,既交代季节时令,更说明池水的清澈。以下三句,好像推近了摄像镜头,用特写的手法突出描绘艳丽的荷花。“脸红凝露学娇啼”一句,把盛开的花朵比喻为美女的脸颊,艳红的颜色如同敷上了一层又薄又匀的胭脂,而花瓣上的露珠则像是美女娇啼的泪痕。显然这是“拟人化”的艺术手法,以花拟人,以人比花,既写外在的形貌颜色,也写内在的情感思绪,是颇具匠心的。以下两句,仍然延续拟人手法并且进一步伸展开来:黄昏时分,落霞与酒杯一色,“薰”染着荷花,呈现着一片“冷艳”;花朵在荷梗上袅袅微颤,好像是凌波微步时美女的发髻。上片调动多种修辞手段,极力描绘荷花之美,下片抒写离别之情,仍然围绕着荷花而展开。时届深秋,烟雨风霜依旧,又是采莲时候。荷花已然结成莲蓬,池塘经霜以后,只剩下了一片枯枝败叶,这景象当然不免有些萧瑟悲凉,但作者把采莲称作“采香”,却仍然保留着对荷花的一丝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归结到深切的感叹上——“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时光的流逝夹带着人世的变迁,追思往昔,何以胜情,词章虽已终结而其余韵犹在回荡。
人物链接
-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 杜甫画像
- 寄蔡彦规兼谢惠酥梨二首 其二
-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其二
- 再用前韵奉赠升卿三十一丈 其二
- 二子继韵复赋二首 其二
- 秋兰三绝
- 喜读章唐笺先生《丁亥七月与刘君梦芙重逢鹏城席间口占》步和一律
- 相见欢五首 其三 伤痕
- 乙酉十二月十一日晨步世广丈韵送蔡淑萍大姐回成都
- 出西郊
- 应天长 晚眺
- 同紫柏上人出郊奉赓法语 其二
- 好了歌注
- 论青鸟法
- 立春
- 辛未孟秋既望傅沅叔大会翰林前后辈于藏园绘图曰蓬山话旧余因病未至座中四十一人题名注籍凡十八行省吴人仅居其一感赋
- 读史二十首 其十五
- 舟滞新沟有感
- 诗
- 盐商妇-恶幸人也
- 蒙穀山
- 祝英台近
- 墨梅 其四
-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