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禅客归山心情急,山深禅定易得安。 清贫生涯修道苦,孝友情牵别家难。 雪路迢遥随溪转,花宫山岳相映看。 到山仰望暮时塔,松月向人送夜寒。 注释 ①孝友: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友。 ②花宫:佛教中,花为6种供物之一。花皆可开敷结实,以譬万行之因皆有成就佛果之能。花之形色相好,可以之庄严法身。花又从慈悲生义,花有柔软之德。花之取义甚丰,因此,寺院多以花装饰,诗中称之为“花宫”。《碧岩录》三十九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清静法身?’门云:‘花药栏。’”
赏 析
鉴赏 禅宗将宗教拉向生活,但它毕竟是一门宗教。禅宗讲求开悟心性,但它亦有外在修道形式。坚持修道,进入清净的禅境,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易事。功名利欲,易使人迷失。而生计人情,亦使人易生退转之心。是否能入禅,不仅是心智的问题,亦关涉心志。该诗便写一位艰难地迈向禅门的僧人。僧人返家一转,却急急地要归山去,只因深山里才可禅定,可见这是一个初学者。他家庭生活的清贫更加重了他修道的清苦,他从小所受的中土文化的传统教育——孝养父母、友爱兄弟更使他难以出家。可是他毕竟走了。挣脱各种羁绊进入禅门,是须有勇猛精进的精神的。经过艰难的雪路跋涉,他终于到达了一个灿烂的境界:装饰着鲜花的禅院与山岳的秀色交相辉映。而此时,他还须勤行修习,使自己所修之功德不退失退转。试想暮色苍茫之时,瑟瑟松风、冷冷孤月,他是否会觉得清苦,他是否又会牵记起家里的亲人。解脱烦恼,修成正觉真须有不退转之菩提心。
人物链接
- 钱舜举青骢图
- 题秋江送别图
-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
-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二
- 咏斋诗
- 运司园亭 小亭
- 和巩教授趋朝
-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敏叔中秋词癸巳,周守约敏叔来作中秋
- 感梦
- 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竹同迷耳亦为作诗凡得三绝句
- 夕望
- 忆旧游
- 临清道中
- 接驾
- 括苍道中
-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
- 午梦
-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四
- 风入松 陵阳山中
- 书周遇吉传
- 悼李莲卿校书十首 其九
- 洞仙歌(寿外舅)
- 游仙二十四首 三
-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 其三
- 燕(一作王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