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秋雨停了,梧桐树叶不再滴雨,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泪。重新反复回忆,释放自己的情怀。想当初曾与思念之人有过美好的风流往事。(回忆)那美丽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离去(可是人却不知何处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娇小的鞋痕在长满苍藓的小径上。思恋之人在何处,只有孤单的如钩明月。 注释 ①雨歇句:此言秋雨停了,梧桐树叶不再滴雨,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泪。 ②翻:同“反”。 ③摘花句:意思是当初曾与她有过美好的风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④屧(xie}痕句:此言长满苍藓的小径上,她那娇小的鞋痕犹在,可是人却不知何处去了。屧痕,即鞋痕。 ⑤两眉:代指所思恋之人。
赏 析
赏析 此词上片景起,情景交织,“泪乍收”已是伤情毕现,又接之以“遣怀”二句,点明伤感之由。“摘花销恨”中有人有己,低回惆怅。下片写眼前空寂之景。前二句以“帘影碧桃”、“屧痕苍藓”表现人去楼空的寂寞,结句又以遥遥生问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为思念旧日情人而作。首句“雨歇梧桐”与“泪乍收”是什么关系呢?是表示雨和泪在同一时间停止,还是以雨停比喻泪止?不能说死。作者只是把二者并列提出,以不解解之,反而能增加一种朦胧的意境。反正“梧桐雨”和“流泪”都与离情有关。如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元杂剧中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能引起读者的联想。“遣怀”二句谓为排遣愁怀反而回忆起过去的恋情,也就是摘花销恨这件风流韵事。下片由回忆回到现实。“帘影”二句写眼前所见。竹帘上映着碧桃树影,花径的苔藓上还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伤感。“空留”二字透露出多少感慨和无奈。结句由看到天上弯弯的新月而联想到伊人的双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处?一种刻骨相思之情跃然纸上,情深意苦。词句亦缠绵凄婉,令人惆怅。其中“帘影碧桃”和“屧痕苍藓”二句,对仗工整而典雅,亦为此词增色不少。
延 展
创作背景 从内容看大概是纳兰写给他早年曾爱恋过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马的表妹、生死患难的卢氏之前,何来这样一位惊鸿照影的美人?史籍已无从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却力透纸背,如岁月一般悠长,纵使青丝变成白发也无法忘怀。
人物链接
- 泛舟青镇至姚师善庄夕回韩庄
-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其一
- 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 其二
- 登临川城
- 玉玫瑰
- 小桃
- 殿院卞侍御赴淮南转运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 送范漕赴召 其四
- 新荷叶
-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其三
-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 其五 圣祖位酌献用《庆安》。
- 寄晁元忠十首 其一
- 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 沧浪亭
- 颂古一百则 其一○一
- 宫词 其四十八
- 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
- 鸷鸟四首 其四
- 讯祝子坚因其婿邵重曦寄之
- 梅花十吟 其十 惜
- 郭将军挽辞 其一
-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 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其二
- 古有采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于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 其一
- 题曾幼度诗集后二首 其一
- 雪中再示德龄二弟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