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注释 ①去:指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赏 析
简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延 展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故事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人物链接
- 奉上铁崖先生文署
- 九日建安开元寺登高得微字韵
- 期宿客不至
- 晚春途中
-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其一
- 立春检校牡丹
- 绛都春
- 生查子 其一 姚母寿席,以龟游莲叶杯酌酒
- 三川言十数年前尝有一短帽骑驴之士半醉徘徊原上久之曰三川非昔时比矣恍惚失其人所在有收杜老醉游图者物色之知为杜之再来也予独鄙之作诗二首 其一
- 雪夜对月赋诗
- 拟宫词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七十三
- 为苗公题傅青主听书图二首
- 夏日有怀
-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十二
- 洞仙歌 读林铁尊《半樱词》
- 闻翠娜卧病以诗代简(录二)
- 步鲁实先教授朱梅四绝原韵 其三
- 谒方山灵岩寺诗
- 来罗 其四
- 大子夜歌二首
- 答友生山居寄示
- 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 次韵徐伯远木芙蓉
- 次韵帅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