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影·芭蕉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已阅 10928 次 |
喜欢 10490 次 ❤
释 义
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多指女子的睡床。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赏 析
简析 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人物链接
-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 春思 其一
- 元厚之少保生日
-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 其一
- 挽陈夫人
- 寄伊阳宰韩承议偈 其一
- 春分前一日 其五
- 纪蝉
- 寿姚松云翁七十次林见素韵二首 其一
- 春原行乐
- 送南大司成张玉阳加太常领北雍 其二
- 答赠陈命美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其一
- 题马图 其一
- 参文殊禅道上得栖字
- 赠阳信武明府
- 夏日田居即事四首
- 贺新郎 其二 席上被酒示程村同赋
- 吊五妃墓十二绝句 其十
- 奉赠桑沁亭
- 陈讱生为余写蒹葭楼图并题诗其上自东瀛见寄七月晦日雨中展视赋此酬之
- 送张升甫三十韵
-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 其六
- 孙权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