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崔湜

朝代:(唐)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展开内容】
更 多

生平

依附武氏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

  705年(神龙元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湜见唐中宗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

  706年(神龙二年),桓彦范、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崔湜劝武三思道:“敬晖等人日后肯定会回来,到时必成后患,不如矫诏将他们杀死。”并推荐表兄周利贞。周利贞将桓彦范、敬晖等人残害致死,被擢升为御史中丞。

担任宰相

  708年(景龙二年),崔湜改任兵部侍郎,与担任礼部侍郎的父亲崔挹同时担任尚书省副职,开唐朝之先例。当时,昭容上官婉儿专秉内政,崔湜便依附于她,因此深受唐中宗的宠信,改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09年(景龙三年),崔湜与郑愔一同执掌典选。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肆破坏选官制度,遭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崔湜得以改授襄州刺史,不久又任尚书左丞。

  710年(景云元年),唐中宗驾崩。韦皇后立李重茂为帝,临朝听制,再次任命崔湜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李重茂禅位于相王李旦,是为唐睿宗。崔湜则被贬为华州刺史,后又担任太子詹事。

  起初,崔湜曾建议开通南山新路,以连接商州水陆交通。他役使数万役丁,开出一条新道,并严禁旧道通行。711年(景云二年),崔湜被追论开辟山路之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在太平公主的引荐下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712年(先天元年),唐玄宗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他诬陷刘幽求,致使刘幽求被贬岭南,又命周利贞将其杀死,却没有成功。当时,崔挹年老致仕,因受人请托,多次干涉崔湜公务。崔湜大都加以拒绝,因此父子失和,受到舆论的鄙薄。

流放赐死

  此前,唐玄宗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多次到崔湜家中做客,将他视为心腹,但是崔湜却依附于太平公主。门客陈振鹭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虽然称善但心中很不高兴。
713年(开元元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唐玄宗,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

  同年七月,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还将崔湜召去,托以腹心。弟弟崔涤对崔湜道:“皇帝不管问你什么,你都不要隐瞒。”崔湜没有采纳。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

  当时,新兴王李晋也获罪伏诛,临死前叹道:“本来谋划这件事的是崔湜,现在我被斩首崔湜却只被流放,多么冤枉啊!”不久,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被唐玄宗追命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轶事典故

自比王谢

  崔湜与兄弟崔液、崔涤、崔莅都因才学而担任要职。每次兄弟们饮宴之时,崔湜都自比东晋时的王谢贵族,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官职显要,都属一流。大丈夫应该掌权治人,岂能默默地受制于人。”

诗服张说

  崔湜担任宰相时,年仅三十八岁。他曾在傍晚出端午门,下天津桥,赋诗道:“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叹道:“这般文采地位,我还可以追得上他,可是像他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我就比不上了。”

杖则遭忧

  崔湜的父亲崔挹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为他谋取官职。崔湜不知此事,没有录用这个人。这人便对崔湜道:“您的亲人收了我的钱,为什么没有给我官职?”崔湜大怒:“我哪个亲人收了你的钱?我要将他杖毙。”不料,这个行贿人竟然道:“您可千万不能将他杖毙,不然您就要丁忧了。”崔湜这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受贿,不禁大惭。

死前梦兆

  崔湜被流放岭南时,途经荆州,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便问善于占梦的张猷。张猷道:“这是大凶之兆啊。坐在地上听法,法是从上而来的。镜字是金旁加个竟子,难道要终于今日?”不久,御史传来敕命,令崔湜自尽。


家庭成员

祖父:崔仁师,官至中书侍郎。

父亲:崔挹,官至户部尚书。

兄弟:崔泌,官至刑部员外郎。

兄弟:崔涤,官至秘书监。

兄弟:崔莅,官至吏部员外郎。

【展开内容】
  •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冠盖仍为里,沙台尚识名。 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为问东流水,何时到玉京。
  •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缘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帏屏向月空。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 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 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 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 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 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 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 单于犯蓟壖,骠骑略萧边。南山木叶飞下地, 北海蓬根乱上天。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 三军遥倚仗,万里相驰逐。旌旆悠悠静瀚源, 鼙鼓喧喧动卢谷。穷徼上幽陵,吁嗟倦寝兴。 马蹄冻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闭, 河塞阴沉海色凝。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 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阳春半,岐路间, 瑶台苑,玉门关。百花芳树红将歇,二月兰皋绿未还。 阵云不散鱼龙水,雨雪犹飞鸿雁山。山嶂连绵不可极, 路远辛勤梦颜色。北堂萱草不寄来,东园桃李长相忆。 汉将纷纭攻战盈,胡寇萧条幽朔清。韩君拜节偏知远, 郑吉驱旌坐见迎。火绝烟沉右西极,谷静山空左北平。 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
  •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 年光陌上发,香辇禁中游。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 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上古雕纹玉环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