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据
生平
开元中,薛据又中风雅古调科第一人,于吏部参选。他自恃才名,请授万年县录事.吏曹请示执政,执政将许之,而诸流外官员见宰相,诉说赤县录事是应安置他们的职务,不该被进士夺去,于是遂罢。他欲为万年县录事不成,任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县)主簿,秩满改调涉县(今河北涉县)令。
薛据在开元、天宝时的行迹已难确考,但从他的诗中可知地曾游历齐鲁、梁宋及吴越等地。天宝十一年(752年),薛据与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诸人皆有诗作.而薛据诗独佚。从高适、储光羲诗可知,当时薛据曾在长安任大理司直之职。
薛据于乾元二年(759年)授太子司议郎,这年杜甫在秦州,有《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杜甫诗中记载安史之乱后,薛据曾陷入叛军之手,被困洛阳,又遭谗妬,至唐军收复长安后,尚蒙冤屈,未被任用。
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薛据曾任祠部员外郎,大历初,任水部郎中。此后,他曾滞留“客居荆州,杜甫《寄薛三郎中据》云:“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唐才子传》说薛据“初好栖遁,居高炼药。晚岁置别业终南山下老焉。” 薛据诗中也自云“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晚年居何山炼药,已不得而知,唯知其任水部郎中没多久,于大历三、四年(768、769年)去世。
薛据为人骨鲠,有气魄,但一生多坎坷,仕途不得意,所以他在《古兴》诗中说:“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怨愤颇深。
虽仕途不得意,但薛据在当时诗名极大,所以《封氏闻见记》云“开元中河东薛据自恃才名”云云,其时薛据才30来岁。《唐才子传》说薛据“造句往往追凌鲍、谢。”在盛唐诗坛,薛据与杜甫、王维、岑参、刘长卿、高适等著名诗人相交游,受到诸名家的推崇与尊敬。一代诗圣杜甫盛赞薛据:“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又称赞他“文章开穾(上穴下奥),……新诗更忆听”,并且撷薛据诗句入诗。刘长卿在诗中盛称薛据“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高适也称薛据诗文为“纵横建安作”。由此可见薛据在盛唐诗坛的影响之大。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薛据是盛唐诗坛当时即享有盛名的大诗人。
-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鸣珮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
-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
日落草木阴,舟徒泊江汜。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 洄沿值渔翁,窈窕逢樵子。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 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 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
-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