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据
生平
开元中,薛据又中风雅古调科第一人,于吏部参选。他自恃才名,请授万年县录事.吏曹请示执政,执政将许之,而诸流外官员见宰相,诉说赤县录事是应安置他们的职务,不该被进士夺去,于是遂罢。他欲为万年县录事不成,任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县)主簿,秩满改调涉县(今河北涉县)令。
薛据在开元、天宝时的行迹已难确考,但从他的诗中可知地曾游历齐鲁、梁宋及吴越等地。天宝十一年(752年),薛据与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诸人皆有诗作.而薛据诗独佚。从高适、储光羲诗可知,当时薛据曾在长安任大理司直之职。
薛据于乾元二年(759年)授太子司议郎,这年杜甫在秦州,有《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杜甫诗中记载安史之乱后,薛据曾陷入叛军之手,被困洛阳,又遭谗妬,至唐军收复长安后,尚蒙冤屈,未被任用。
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薛据曾任祠部员外郎,大历初,任水部郎中。此后,他曾滞留“客居荆州,杜甫《寄薛三郎中据》云:“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唐才子传》说薛据“初好栖遁,居高炼药。晚岁置别业终南山下老焉。” 薛据诗中也自云“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晚年居何山炼药,已不得而知,唯知其任水部郎中没多久,于大历三、四年(768、769年)去世。
薛据为人骨鲠,有气魄,但一生多坎坷,仕途不得意,所以他在《古兴》诗中说:“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怨愤颇深。
虽仕途不得意,但薛据在当时诗名极大,所以《封氏闻见记》云“开元中河东薛据自恃才名”云云,其时薛据才30来岁。《唐才子传》说薛据“造句往往追凌鲍、谢。”在盛唐诗坛,薛据与杜甫、王维、岑参、刘长卿、高适等著名诗人相交游,受到诸名家的推崇与尊敬。一代诗圣杜甫盛赞薛据:“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又称赞他“文章开穾(上穴下奥),……新诗更忆听”,并且撷薛据诗句入诗。刘长卿在诗中盛称薛据“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高适也称薛据诗文为“纵横建安作”。由此可见薛据在盛唐诗坛的影响之大。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薛据是盛唐诗坛当时即享有盛名的大诗人。
-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 穷冬时短晷,日尽西南天。
-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
道门隐形胜,向背临法桥。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忝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侣饶。
-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毬。|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二八二《太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