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舒亶

朝代:(宋)

  舒亶(一○四一~一一○三),字信道,号懒堂、亦乐居士(《舆地纪胜》卷一一),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宝庆四明志》卷八)。授临海尉,因手刃犯人自劾弃官。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当国,召为审官西院主簿。七年(一○七四),使熙河括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还,以功改提举两浙常平。八年,入为权监察御史里行,加集贤校理。元丰二年(一○七九),论奏苏轼谢表讥切时事,幷上其诗三卷,酿成“乌台诗案”。三年,擢同修起居注,改知谏院(同上书卷三○二)。是年,权侍御史知杂事、知制诰、兼判国子监、判司农寺(同上书卷三一○、三一一、三一三)。五年,试给事中,权直学士院,为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三二五、三二六)。六年,以奏事诈伪追两秩勒停(同上书卷三三五)。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复通直郎,管勾洞霄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起知南康军(《宝应四明志》卷八)。改知荆南,个功迁龙图阁待制。二年卒,年六十三(《东都事略》卷九八)。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近人张寿镛辑有《舒懒堂诗文存》三卷,收入四明约园刊《四明丛书》。《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舒亶诗,散见《乾道四明图经》等典籍。今以《乾道四明图经》所收编入为一卷,他书所录合编为第二卷。幷酌参校《舒懒堂诗文存》(简称诗文存)等书。
【展开内容】
更 多

人物介绍

  舒亶是坚定的新党后辈,并非由王安石直擢超迁,而是为蜀人张商英所荐。自舒亶进入北宋政坛开始,新旧党变法之争已趋激烈。舒亶进入台谏以后,以忠直称。先是从严处理了郑侠、王安国案,有效扼止了保守派对熙宁新法的反攻。元丰初,已经在贬的苏轼因讥讽朝政而被捕,在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主导下,开始对苏轼的羁押审问,是为“乌台诗案”。由于苏轼文名极盛,当时朝野即对此案展开广泛议论,如苏辙曾言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后苏轼虽定罪坐实,但在舆论营救下特赦开释。元丰年间,新党虽仍占上风,但神宗已对改革和改革派产生怀疑,进而对新党由支持转向利用。也正在这一时期,舒亶担任御史中丞,从而走上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此时,新党与温和派之间,新党内部,已多分裂。元丰四年,舒亶被人利用,卷入了攻击王珪的政治阴谋。元丰末年,又主导了张商英案。

  舒亶虽是新党,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党人,也因此,在元丰末期,他舍弃党派利益而劾张商英,而绍圣年间他也没有回到权力核心。

  宋史中舒亶见于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其主要的材料取自《邵氏见闻录》,而后者,是一部极不真实,充满了保守派的谎言的作品。在研读宋史这一部分记载时,读者要倍加小心。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后人评价

  舒亶在乌台诗案的表现历来成为他人生的污点。舒亶的行为固然有“过头”之处,特别是将苏轼的一些诗句与文章“上纲上线”,确实有悖“君子之道”,为后世所鄙视。但是,他与苏轼主要是由于政见与观念不同而导致的矛盾。苏轼看到了新法实行中的弊端,看到了变法带来的混乱,因此以诗歌形式表达他的意见。而舒亶积极赞成并参与变法,且性格执拗,在他看来,苏轼虽名高天下,但反对变法、诋毁皇帝就是大罪,就是犯法。

  此外,弹劾张商英一事,也反映出舒亶类似的文人品性。张商英是新党的重要人物,为四川新津人,与舒亶同为新党中的王(安石)党30人之列,是有恩于舒亶的同党中人。据《宋史》记载,这位权重位高的新党领袖人物,给了舒亶一封信,并将女婿的文章让舒亶指点,结果舒亶不仅不予指点,而且“恩将仇报”,将张商英的信和女婿文章送到皇帝那里,并弹劾张商英以宰辅之重干扰谏官的工作。结果张商英被免职贬为江陵税官。世人由此认定舒亶是恩将仇报的奸人。

  据历史资料研究与分析,这件事很可能是《宋史》作了假。《宋史》为元脱脱主编,在二十四史中差错最多,特别是有关舒亶的主要材料取自《邵氏见闻录》,而此书是邵伯温所作,邵伯温是一个充满偏见并偏执的旧党人物,因而此书对新党人物的记载就极不真实。好在同一时代的文献《东轩笔记》记载了这件事,其过程相似,但原因却完全不同。

  原来张商英要女婿在科举考试中顺利中举,就想借用舒亶之力,所以写信暗示,另送文章给他以作联络。让张商英想不到的是,舒亶因品性使然,不想因私情而让“有关部门”帮助,从而失去其监察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所以他在奏书中写上自己的反感。最后张商英的这种行为受到惩处。

  敢作敢为的舒亶被连续委以重任,朝中大臣多怕他弹劾,一些朝官对以舒亶为首的御史台也多有不满。《宋史》载:“举劾多私,气焰熏灼,见者侧目,独惮王安礼。”“多私”未必,但这个时期的舒亶意气飞扬倒很可能是事实,因为他正处在仕途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得罪的人太多,他的仕途不久便黯然中止。

  元丰六年,任翰林的舒亶因论奏朝廷钱粮等事与尚书省产生矛盾。也许是神宗为了平衡新旧两党的力量,发话说:“身为执法而罪妄若是,安可置也。命追两秩,勒停。”舒亶就这样被罢免了。尽管以“微罪”罢免,但朝廷一片欢呼,因为对朝官而言,少一个比较会“寻麻烦”的人毕竟不是坏事。当时对此事的记载是“虽坐微罪废斥,然远近称快”。

  舒亶黯然回乡,迁居鄞县。那一年他仅42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于是他迁居于鄞县的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一个“懒”字,很可能蕴含着他心中的愤懑与不平?自此后终神宗一朝,没有再被起用。直至绍圣元年,53岁的舒亶才被起用为官,后为朝廷带兵平定了一些地方的反叛,巩固地方统治。崇宁二年,舒亶生病死于军中,终年62岁。


余姚学士桥

  学士桥位于余姚大隐镇里埠头与学士桥村之间的大隐溪上,是余姚市现存最长的古桥梁之一。著名的学士桥已被余姚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慈溪县志》载:“学士桥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一1094年)初建,北宋舒亶学士居此。”可见学 士桥之名始于此时。现存桥身系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捐资重建。学士桥是座石砌平板多孔桥,南北走向,全长70.3米,桥宽1.96米,除两岸桥堍外,共有桥墩14个,桥孔13个,中间桥墩西端上耸立着六角形有二米高石经塔一座,意在藏经镇桥(惜已被毁)。桥中孔东侧及南端东西两侧面镌刻“清咸丰四年捐资重修”字样。桥墩用规整的条石,错缝砌叠,西端砌成分水尖状,起到剖水作用,遇山洪时能减轻排洪的阻力。桥面两边铺于4--6米不等长条石,中间镶嵌长方形石板组成,桥板上镌刻“五福捧寿”“平升三级”等吉祥寓意图案。桥面两侧不设栏杆,桥南端用条石铺砌的石阶,北端连接泥石路过80米处小溪上又一座独孔桥,系学士桥之延伸。整条桥梁两端呈微弓型向上游方弯曲,使洪水往中流直泻,以缓解洪水对两边堤岸的冲刷。

【展开内容】
  • 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尽是使君指似。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归去。莺心巧啭,花心争吐。无计可留君住。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 深炷熏炉扃小院。手捻黄花,尚觉金犹浅。回首画堂双语燕。无情渐渐看人远。相见争如初不见。短鬓潘郎,斗觉年华换。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 雪后江城红日晚。暖入香梢,渐觉玲珑满。仿佛临风妆半面。冰帘斜卷谁庭院。折向樽前君细看。便是江南,寄我人还远。手把此枝多少怨。小楼横笛吹肠断。
  • 月幌风帘香一阵。正千山雪尽。冷对酒尊傍,无语含情,别是江南信。寿阳妆罢人微困。更玉钗斜衬。拟插一枝归,只恐风流,羞上潘郎鬓。
  • 露芽初破云腴细。玉纤纤亲试。香雪透金瓶,无限仙风,月下人微醉。相如消渴无佳思。了知君此意。不信老卢郎,花底春寒,赢得空无睡。
  •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不堪华发对离筵。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明朝便恐各风烟。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 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澄水铺千练,平山伏万犀。月桥莲棹小,春圃酒旗低。蓬岛云长在,桃源客不迷。风流未寂寞,游屐半香泥。御史平囚日,郎中渡母年。丰碑推笔妙,孤冢枕城偏。白鹤空寥泬,黄蒿尚蔓延。九原如可作,执驭故忻然。箔蚕迎豆熟,江雪伴梅消。抵虎螯经夏,跳沙蛤趁潮。酒罂双印贵,药肆万金饶。未觉西风远,三溪好采樵。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郡楼孤岭对,市港两潮通。春暖鸡鸣岙,秋寒鸭信风。家家人富足,击壤与吾同。岁熟禾论?,人归夜击钟。金澄沙底水,龙卧井边峰。香火常存社,渔盐每夺农。年来缣帛贱,砧杵万家舂。稻饭雪翻白,鱼羹金斗黄。鲒埼千蚌熟,花屿一村香。海近春蒸湿,湖灵夜放光。北窗休寄傲,大隐即吾乡。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佛磬云中寺,樵歌郭里湖。城居荫杨柳,野寇息萑蒲。巫语传杯珓,渔蓑入画图。幽香满花谷,不趁雪霜枯。莲阁红堪掣,兰池静不流。梯航纷绝徼,冠盖错中州。草市朝朝合,沙城岁岁脩。两前茶更好,半属贾船收。
  • 龙护空堂钵,云笼古殿灯。经窗僧待月,茶井客敲冰。惊雁回峰影,疏星亚塔层。心清更无睡,未羡杜郎能。空涧寒探月,高斋客聚星。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 金碧楼台阁暮烟,彩虹双影卧漪涟。云铺物外无尘地,月满人间不夜天。细柳千门维画舸,华灯两岸度鸣弦。清狂亦有黄冠客,不负仙人载酒船。十洲风籁韵笙箫,疑有仙人燕碧桃。影逼银河星半堕,气吞月窟兔争豪。九秋波浪沙鸥狎,万古声名钓艇高。却恨何须明似镜,空令志士泣霜毛。
  • 去路鶱腾逼紫霄,何年凫舄堕王乔。暗峰藏雨皆龙窟,灵草含霜半药苗。已觉山衣云扑扑,还疑风鬓雪潇潇。扪萝更上岧峣顶,下视沧溟百水潮。尘境回头隔圣凡,参差叠嶂巧如镵。归云堕碧粘僧屐,落叶飘红上客衫。果熟遥看猿渡涧,风号定想虎离岩。长天自有无穷景,未信西冈日半衔。
影相集珍
  • 上古雕纹玉环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