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刘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已阅 22014 次 |
喜欢 7136 次 ❤
更 多
主要成就
李刘以写骈体文著名。用典叙事贴切,融化古语工巧,运用本朝典故恰到好处。其诗词虽多为“寿词”,但抒情意味极浓,《闻笛》诗被刘克庄《后村千家诗》选作为“音乐门·笛”类代表作。他才高学博,曾荣获理宗御书“梅亭”牌额,为此专门构筑“御书阁”,隆重供奉。其著作有《梅亭类稿》、《续梅亭类稿》各30卷,另有其门人罗逢吉为其所辑的《桔山四六》(又名《四六标准》)40卷。事见《道园学古录》卷三三《李梅亭续类稿序》,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二、《宋史翼》卷二九有传。
李刘诗,据《全芳备祖》、《前贤小集拾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程千帆、吴新雷在《两宋文学史》中说:“南宋后期四六名家首推李刘。”
李刘是宋代最用力于四六的文人。他的四六作品多达1100多篇,名作也多,在当时享有盛名,如《贺丞相明堂庆寿并册皇后礼成平淮寇奏捷启》中的一节:“南方之强欤,北方之强欤,风移俗易;东夷之人也,西夷之人也,气夺胆寒。风声鹤唳,不但平淮;雪夜鹅鸣,更观擒蔡。信君子不战,战必胜;知人臣无将,将则诛。”此启是祝贺平定叛将李全的,典故成语运用得十分贴切,对仗工巧而又稳妥,风格也比较典重浑成。(高教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
今年生日胜常年,一佛中间万佛缘。善念才兴方寸地,恩光便下九重天。花香作供围方丈,粟粒成功福大千。长寿如来更多宝,饱参住世小乘禅。
-
壮志已违黄鹄下,老身合占白鸥前。夜来耿耿江湖梦,秋水长天一钓船。
-
绛衣摇曳绽冰肌,依约华清出浴时。何物鸦儿驱不去,前身恐是食酥儿。
-
奋迹冲霄驾鹤游,霜毛鞭落在扬州。仁人收拾才挥动,风被黎元六月秋。
-
十分国艳贪春煖,一簇芳心衬晓霞。送与生朝添寿斝,洛阳年少洛阳花。
-
风絮起时无纩塞,雨丝添处有珠垂。黄莺说尽千般语,舞困三眠总不知。
-
蝶扑蜂粘发出狂,飘然欲上白云乡。无端却被游蜂搅,绾住东风舞几场。
-
鼓舞先声自管城,细听鏖战了无声。看来亦异常蛇势,扫退词场万马兵。
-
一咏桃花谪九年,何如兵卫日高眠。苦嫌不得文章力,得力教君更可怜。
-
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平鸣。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