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唐庚

朝代:(宋)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更 多

评价

  宋刘克庄说:“子西诗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观)、晁(补之)之下。”(《后村诗话》)不足之处,在于稍乏变化,炼字琢句也间有弄巧成拙处。虽学东坡,其成就则不可同日而语。其文长于议论,所作如《名治》、《察言》、《悯俗》、《存旧》、《正友》、《议赏》诸篇,亦颇为时人所称。

  苏轼说:“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唐庚的话恰好相反:“诗最难事也!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返复改正……复数日取出读之,病复出,凡如此数四”。唐庚还有句名言:“诗律伤严似寡恩言”,若用朱熹的生动的话来引申,就是:“看文字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用法深刻,都没人情”。因此,他在当时可能是最简练、最紧凑的诗人,虽然也搬弄故典,还不算厉害,只是炼字炼句常有弄巧成拙的地方。——钱钟书《宋诗选注》

  唐庚虽然不是苏门弟子,但文学思想深受苏轼影响,在诗文创作方面也有意向苏轼学习。他的诗歌师承苏轼而自成一家,刻意锻炼而不失气格,形成了细密工致的独特风格。散文创作上,他以为文精悍简练、议论缜密而著称,成为太学生推崇的文章典范,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唐庚不仅是北宋末年蜀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即使在两宋,也是数得着的名家。

【展开内容】
  • 昔别方初节,相逢各素秋。君归卧龙国,我脱堕鸢州。霜鬓含多事,尘容带倦游。行藏端可见,岁晚莫登楼。
  • 旧交零落半存亡,晚岁荆州得两唐。临别眼中无小谢,再来天外有他杨。预行后日诛茅地,要近先生避世墙。会与幽人数晨夕,何能结客少年场。
  • 閒把流年指上轮,朝来七十五回春。一杯愿荐乔松寿,四海方依社稷臣。血气未嫌辛菜冷,颜容犹称彩幡新。清诗小字传观处,满座惊呼觉有神。
  • 更把馀年著酒浇,莫谈前事废灯挑。地缘有语封还止,印为无功铸复销。赖是诗书能却瘴,到今魂梦亦闻潮。头西归去君休怪,尾段无多不奈焦。
  • 去楚及梅落,过夔逢麦秋。既非就国者,判作贾胡留。心力盘滩尽,年光抛渡休。移书故山友,慎勿厌锄耰。
  • 双鬓茎茎白,孤舟寸寸移。北嵌方守剂,南亩定何时。无处谋春酌,他村博晚炊。频年卧江海,宁恤一滩迟。
  • 白璧就黄壤,忘情良独难。观生六十化,比没九迁官。笔下无时俗,胸中有岁寒。雅怀嗟不遂,欲挂死前冠。
  • 双鬓翻经老,千金食客贫。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
  • 忍能挥泪读丰碑,平昔修为我自知。一日不斋无此理,五行并下记他时。肯教灵运先成佛,未信王家敢誉儿。耆旧即今零落尽,鹤归空叹冢累累。
  • 尘侵面相黄金暗,雨入眉毫白玉休。此日争看大垂手,游人谁复小低头。
影相集珍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明清雕字古玉
  • 上古雕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
  • 精美青花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