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刘一止

朝代:(宋)

  (1078-1161)字行简,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初,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直言敢谏忤秦桧。桧死,召还。因疾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著有《苕溪集》、《苕溪词》。主要作品有:喜迁莺(晓光催角)
更 多

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展开内容】
  • 岩下风轻进竹凉,道人身共翠梢长。饥肠欲和春泉响,鼻观先参煮菜香。何处人间有痴黠,不将身外较闲忙。邻家柱史哦诗夜,未厌敲门月到墙。
  • 虽无万竹等封侯,半亩清阴趣自幽。菘韭尚能供早晚,菊兰聊欲记春秋。归来久已同彭泽,休去宁须问石头。短褐飘零嗟我老,他年未往亦风流。
  • 寂寞无毡老郑虔,登临此日意茫然。云开北渚炊烟外,春到西城战血边。江草唤愁无畔岸,官梅动兴得清便。南风藻思传家旧,好寄东风御柳篇。
  • 十年溪渚梦经行,更借风烟作眼明。官身拟赴鸥鹭约,小敌忽逢诗酒勍。今者不乐愧幽子,日后欲醉无曲生。五马会寻芳草路,肯教绿叶便阴成。
  • 今古时清罚自清,由来谳狱赖儒生。将军误怪狱吏贵,廷尉今称天下平。万态讵容逃水镜,此心真欲似权衡。公家世德高门阀,更看阴功踵令名。
  • 云乱修堂冰不如,妙香随处满空虚。头陀浩劫衣尘在,回向此生心地初。涉世情疏终简懒,爱山缘重费消除。道人劝我深发省,相对五更听粥鱼。
  • 三刀昔梦剑东州,援笔今看峡倒流。晚岁拾遗长忆弟,异乡王粲忍登楼。微官等是身悬寄,平世何曾道阻修。他日归飞两黄鹄,伴侬苕渚共赓酬。
  • 梦想风神不记春,相逢欲看梦中因。安知晚岁归吴客,却见当时入洛人。赋似文园真有气,诗非子建谅谁亲。会须剪烛西窗语,莫怪长头酒事频。
  • 洗盏初尝曲米春,一樽相属是前因。忽惊万顷月波上,相对九霄风露人。十载京尘如梦破,半生鸥鸟已心亲。他时唤取何郎到,要遣官梅动兴频。
  •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影相集珍
  • 鎏金卧犬兽雕
  • 上古雕纹玉环
  • 斗彩鸣凤盘
  • 飞天神马金带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