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郭祥正

朝代:(宋)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更 多

生平

  郭祥正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郭维,曾任淮南提刑、度支郎中等职。郭祥正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

  对于轮回的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的记载。根据《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记载,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转世到了宋朝,名字叫做郭祥正。还有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他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眇目僧,这也是出自《南史梁纪》一帖三册八卷。还有天人转世的记载,例如出自《唐书》三帖二册二十七卷,就记载着唐朝的皇帝唐代宗,他是神人降胎来的。另外还有人转成动物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战国时代秦国的大将白起,当时他跟赵国打仗。赵国的大将赵括是纸上谈兵,不懂用兵之道,四十万赵国士兵都被俘虏了,大败。结果秦将白起,居然把手无寸铁的四十万赵国士兵都给活埋了。因此,後来《东周列国志》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天上打了个雷,就把一头牛给震死了,结果发现牛的肚子上面写着「白起」两个字。历史对这个事件的评论,是说白起因为杀人太多了,所以他生生世世都要轮回做畜生,受这个报应,而且还要受天雷震死的报应。这些历史的记载,再加上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古人对於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其实真的没有什麽怀疑。

  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梅尧臣见之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仁宗时举进士,庆历初年(1041),任过秘阁校理、德仕尉,因经常高谈阔论,遭到非议;又常常同太守抵触,相处不洽,遂弃官回家。熙宁中(1073年前后)复出,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当时王安石主持朝政,实行变法,祥正每次上疏神宗,陈述天下大计,唯王安石一人是听。神宗甚异之,将奏章转给王安石,称其有才可以任用。时郭祥正从章惇考察回来,听说朝中有人嫉恨,遂辞去殿中丞官职,回家乡姑孰屏居。不久又复出做官,于元丰中(1080前后)任汀州通判,经常在公余外出游览,饮酒赋诗。因在漳州顶撞了吏部使者,被诬陷下狱,5年后得以平反,知端州。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又被朝廷启用为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后以耄耋之年请归故里,隐于青山,终在故乡去世。祥正一生飘洒,他在姑孰屏居时,其宿处自号“醉吟庵”,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佳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漳州出狱后,还自号“漳南浪士”。一生交游,多天下名士。著有《青山集》30卷。[1]

  少时曾拜访过正任国子监直讲的梅尧臣,将自己的诗作呈梅尧臣审阅,梅尧臣阅后惊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生也!”并作《采石月》赠他。当时的诗坛名将郑獬、潘兴嗣等也纷纷以“江南又有谪仙人、“人疑太白是重生”等诗句称誉郭祥正。

  皇祐五年(1053)中进士,授秘书阁校理,迁星子县(今江西)主簿。任职期间,性格与上司不合,至和元年(1054)弃官归寓宣城(今安徽)昭亭。嘉祐四年(1059)赴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尉。嘉祐八年(1063)德化尉任满,适逢母卒,归家守丧。其后一直在家闲居。神宗熙宁五年(1072)知武冈(今湖南)县尉,并应辟赴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四月为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遭谤言。八年(1075)为桐城县令。时王安石为相,实行“新政”,郭祥正拥护王安石变法,并上书奏乞天下大计,称颂王安石。王安石升他为殿中丞。他积极参与王安石的信誉之人编修三司条例官章惇“开梅山”工作。但遭王安石反对派百般诬蔑,一些人说他谀颂王安石。王安石避嫌,“耻为小人所荐,因极口陈其无行”,故而对他冷漠、轻蔑。
 
  熙宁十年(1077)自桐城令徙为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郭祥正自觉实难做人,心灰意冷,便于熙宁十一年(1078)辞官归隐姑孰青山。就在郭祥正辞官的当年,王安石也被罢官,以使相衔判江宁府。元丰四年(1081)起任汀州(今福长汀)通判,次年代理漳州(今福建)知州。时章惇执政,由于他曾“刺新法之非”,为章惇一派所忌恨,先被停职、罢官,后又入狱。直到哲宗即位后的元祐元年(1086)冤屈得伸,出狱后自号“漳南浪士”,后以覃恩转承议郎。元祐三年(1088)起为端州(今广东)知州,在任上有惠政。元祐四年(1089)阶至朝清大夫,他看清官场的险恶,奏准致仕,返乡隐居,长达二十四年。初宅居当涂城关东街西二条巷的寿俊坊。晚年,隐居青山东麓,宅号醉吟庵,俗称“郭子垅”,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气息。隐居期间,专心释氏,自号净空居士。在居士林中,最钦服庞蕴大士,“何日许庞公”是他的平生追求。曾先后谒见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禅师,多有省悟。徽宗政和三年(1113)郭祥正病故,终年七十九岁。

  北宋仁宗皇祐至神宗熙宁年间,我国诗坛上出现了一颗新星,这就是当涂诗人郭祥正。他一出现,立即赢得享有盛誉的诗坛老将梅尧臣的赞扬,赢得著名诗人王安石、袁世弼、章望之、章衡的赞扬,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说他是“李白后身”。希望他继欧阳修之后领导诗坛,为诗坛盟主,郭祥正的作品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

  郭祥正,字功父,一字功甫,又名谢公山人、醉吟先生、漳南浪士。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梅尧臣一见,便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皇 五年(1053),他至京师应礼部试,举进士。初任秘阁校理,后为南康军星子县主簿。嘉 四年(1059),转任江州德化尉,时年25岁。治平二年(1063)他闻郑毅夫知荆州,即以诗赠之。郑毅夫看到郭祥正的诗十分惊叹,称他为“谪仙人”。郑在《寄郭祥正》诗中说:“天门翠色未绕云,姑孰波光欲夺春。怪得溪山不寂寞,江南又有谪仙人。”熙宁五年(1072),郭祥正调任武冈县令。六年四月,为太子中舍,以军功迁升殿中丞。八年,复为桐城县令。十年,又自桐城令徙为庐州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当时王安石主持朝政,祥正每上疏神宗,陈述天下大事“唯安石一人是听”,“凡议论有甚异于安石者,虽大吏亦当屏黜。”神宗甚异之,将奏疏转给王安石,称其“有才可用。”王安石认为郭祥正“为人纵横捭阖而薄行”,极口称其不可。郭祥正得知朝中有人嫉恨,遂辞去殿中丞官职,回到家屏居,一吟一酌,婆娑溪上,自号“醉吟先生”。元丰四年(1081),起用汀州通判。五年,摄守漳州,以顶撞吏部使者,被召回京。行至半途,遭诬下狱。5年后始得平反,出狱后自号“漳南浪士”。元 二年(1087)复被朝廷起为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出知端州。四年,以年迈请求归里。初宅居当涂城关东街西二条巷的寿俊坊。晚年,隐居青山东麓,宅号醉吟庵,俗称“郭子垅”。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气息。

  郭祥正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纵横奔放,崇尚李白,其诗风酷似李白,在所著的30卷《青山集》中,郭祥正就收录了用李白韵写的诗41首。南宋末年,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黄 对他的作品予以高度评价,说“功甫诗如此数绝,真得太白体,宜为诸老之所称赏也”。黄 在这里所说的“数绝”,是指郭祥正收入他的《青山集》中的《西村》、《访隐者》及《山居》等绝句。曹庭栋在《宋百家诗存》中更说他的诗“沉雄俊伟,如波涛万叠,一涌而至,莫可控御,不特句调仿佛太白,其气味竟自逼真”。南宋著名文艺理论家胡仔在他所纂辑的《苕溪渔隐丛话》中,曾专章记述了郭祥正的创作活动,并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说:“功甫《金山行》造语豪壮,世多不见全篇”。为此,他特全录予后人。从元到明、清的几百年中,即使是“诗必盛唐”的口号笼罩一时,一些文坛巨子还给郭祥正的作品以比较公允的评价。著名诗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说:“宋诗信不及唐,然其中岂无可匹体者,在选者之眼力耳。如郭功甫的《水车岭》云:“千丈水车岭,悬空九叠屏。北风吹不断,六月亦生冰。……谁谓宋无诗乎?”胡应麟在他的名著《诗薮》中也说:“苏于瞻的《定慧寺海棠》、郭功父的《金山行》等篇,尚有佳处,而不能尽脱宋气。”又说:“蔡天启的《题申王画马图》……与郭功甫的《金山行》,俱七言古诗翘楚,不可全以宋目之。”清嘉庆八年(1803年),安徽巡抚朱 在《青山集序》中还说:“考功甫在《宋史·文苑传》,称其母梦李白而生祥正,梅尧臣叹为李白后身,誉之至矣。”还慨然叹之云:“先生之志则大矣,以之侑食青山祠,列之北宋名家,亦不负其 骥千里之愿也。”可见后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

  郭祥正的诗不仅深得李白的神韵,还因为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如《苦寒行》、《前春雪》、《后春雪》、《川涨》、《治水谣》等。在《苦寒行》二首中,郭祥正写道:“江南饶暖衣 ,今冬春寒人未识。溪流冰合地成坼,一月三旬雪三尺。去年大僚人无食,子母生离空叹息。只今道路多横尸,安忍催科更诛殛。”又说:“下溪捕鱼一丈冰,上山采樵三尺雪。人人饥饿衣裳单,骨肉相看眼泪血。乾坤失色云未收,雕鹗无声自将拆。官仓斗米余百金,愿见春回二三月。”在《前春雪》和《后春雪》中,诗人更是饱含泪水地写道:“嗷嗷何物声,云是饥民哭。来请义仓米,奈何久空腹。寒威如戈矛,命尽须臾速。忆昨去年水,云涛卷平陆。高村既无麦,低田又无谷。民间已乏食,租税仍未足。县令欲逃责,催科峻鞭扑。嗟哉吾邦民,何以保骨肉?”类似这样的诗句,在郭祥正的诗集中多处可见。他卒年近八十,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


人物趣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文学创作

  在北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有似苏轼,因此他对苏轼颇为同情,感慨很多,如《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写道:“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他的《金山行》一诗,被称为“造语豪壮”,其中有“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句。晚年隐居,不问世事,诗风由豪壮而冲淡,如《西村》:“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又《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可见他的诗风多样,所以过去人评其“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宋诗纪事》)。

  著有《青山集》,有道光九年刊本,30卷,另振绮堂有钞本30卷。钱钟书曾指出:“郭祥正《青山集》续集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孔平仲的作品,后人张冠李戴,错编进去的。”(《宋诗选注》)

【展开内容】
  •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 遁兮乐欤,吾能为子言之。山高水长兮,遁岁月而忘归。朝采木兮遁而食,暮葺蓑兮遁而衣。云徜徉兮出岫,奋吾心兮与期。日躅躅兮行天,吊吾影兮沉西。委吾形兮自信,岂涂险之诘曲兮能屈伸而骛驰。遁其乐兮,吾能为子重言之。林之深则鸟兽遁而乐,水之深则鱼龙遁而乐,帝者之道备则生民遁而乐。遁将独乐乎哉,吾弗与也。于是作招遁之辞,辞曰:来。马肥驭良兮迟子以归,虎豹齧人兮胡独为宜。朝有好爵兮廪有好禄,遁勿遁兮于斯之时。
  • 休欤归乎,何为而言哉。予七龄而孤兮,托慈育以苟生。捉手以笔兮,口授以经。绪先子之素训兮,夜未央而丁宁。既束发以就学兮,入必问其与游。闻道之进兮,曰使我以忘忧。课蚕而织兮,纫衣以先汝。使弗坠业兮,我劳而汝处。慨薄德之眇末兮,今愈壮而不扬。吾母耄兮,恋故乡。虽得邑而禄兮,曾寤寐之弗遑。与音问之吉兮,孰若朝夕而在傍。谁絷予足兮,眷白云之徜徉。还印绶于有司兮,贤守足以往诉。将俟代而返兮,念岁月之云暮。休欤归乎,春山崺崺,春水瀰瀰,春蒲濯濯,春鱼尾尾。吾亲在前,吾子在后,饮甘涤洁,以介眉寿。
  • 予将归兮而有言,德眇薄兮言弗见信。孝乎为孝兮友于弟昆,奚为为政兮予之所存。慨日月兮往而不返,吾亲八十兮事之云晚。朝廷清明兮予忠曷施,道弗行于家兮何以教吾民之为哉。呜呼,耕吾土兮足以食,条吾桑兮足以衣。予奉亲兮孰不可乐,予治身兮尤以为宜。蹇何忧兮何思,恬无闷兮无知。休欤归乎,以退为进乎,予发诸诚乎,言谁弗信乎。
  • 士有以处兮,无亩以耕。眷馀绪之尚抽兮,慨慈亲以迟荣。徐虚缩瑟以内习兮,予实愧乎先民之心。惚恍恻怆其不得已兮,被命于九江之浔。戴皇天之休兮,廪足以饱。度白日之难兮,谁察予情。汹汹兮北风,怒浪兮滔天。抚慈膝兮出门,泪涟洏兮就船。事将有责兮,死岂予之所畏。盖忠未足以尽报兮,孝未克以自信。惟行止之坎坎兮,适简罪以冀生。度白日之难兮,谁察予情。蛟齧齿兮岸摧,蜃矫首兮渡分。妖鳞怪鬣曾莫识其名兮,怒谺牙以相瞩。数将倾而还复兮,予委命乎上灵。幸生全而就泊兮,夜风止而月吐。旷上下之澄澈兮,适纵观乎琉璃之府。北斗扬光兮,百怪潜伏。岸芷露翠兮,汀兰放芬。起予思之无穷兮,既局影以自慰,又苦辞以招魂。辞曰:始凶终吉,魂兮归来,奚往而失。
  • 气氛氛兮隘如,魂飏飏兮宁居。慧言在耳兮畴能舍诸,异质沈壤兮委夫顽虚。鸿雁零飞兮若独何趋,兰茝早悴兮天孰与辜。雄嗥雌啼兮巢失佳雏,天地黯黯兮风雨呼呼。旐翩翩兮导衢,夜冥冥兮永殊。樽有醑兮鼎有鱼,享弗享兮日月云徂。
  • 昔人思归兮,宅林薮之邃深。阻长堤而临清渠兮,芬翳翳以交阴。有观阁池沼兮,通泉溜而附嵚崟。蹇美羽之翔集兮,嘉鱼乐而浮沉。时则命宴于芳晨兮,连亲戚与佳宾。执乐而侍兮,列秦赵之艳人。管弦奏兮,歌悠扬而绝尘。浆兰桂兮,羞肴珍。左琴右书兮,助为娱而养真。又期于不朽兮,志慠然而陵云。孰能婆娑于九列兮,顾牵羁于繁文。曲有弦而无辞兮,述予怀以自信。歌曰:日毂驰兮老将至,铄外纷兮中系累。归去来兮予之思,放吾形兮聊逍遥以卒岁。
  • 燕云悲兮易水愁,壮士行兮专报仇。车辚辚兮马萧萧,客送发兮酌兰椒。击筑兮喑咽,歌变徵兮思以绝。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伤兮皆素衣。歌复羽兮慷慨,发上指兮泪交挥。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我思嵩兮,三十六峰之葱苍。云霞卷舒兮,纷五色而烂朝阳。渺群仙之不可见兮,时有鸾鹤双翱翔。穷崖断壑兮,飞泉吼怒舂琳琅。俨修松与美竹兮,碧离离而低昂。考周室之卜世兮,顾八表为中央。天乃宠于吾宋兮,六陵相差而永藏。惟传祚之亿万兮,岂八百以为之长。引伊洛之二水兮,聿通汴而注扬。回黄流于故道兮,灭湍射而汪洋。横星桥于河汉兮,紫阙峙而炜煌。列槐植之行秀兮,历五代而经唐。承太平之雨露兮,幸不遭乎伐戕。为众木之耆艾兮,如羽盖之迭张。慨离彼而适此兮,亦出处之靡常。既寓情于物表兮,独思嵩之未忘。忽有客兮鼓楫,言别我兮灵羊。将度庾岭,沿涛江。涉淮溯汴,入幕乎洛阳。词气有馀,顿挫铿锵。诚南士之颖出,然未始离乎炎荒。请陟嵩而远览,循今古而徜徉。矫垂天之翼,灿琼瑶之章。于是被诏音,登玉堂。返视乎罗浮朱明,如弃鱼目而怀夜光也。
  • 追彷佛兮,故国之高丘。与子之相遇兮,听其言而若秋。雍雍而肆兮,严严而收。乐我之心兮,以遨以游。予将娶兮,于南州。莫克从子兮,翻自省以幽幽。川陆兮沉浮,日月兮再周。云子之长逝兮,怆我之深忧。子不可见兮,道将谁求。彼苍者天兮,胡惨胡仇。夺子之速兮,使不位于公侯。虽穷德之特立兮,弗与世以绸缪。嗟坎水之未盈兮,竟何泽以休休。瘖予之声兮,血予之眸。犹不足以止兮,灵何在而荐羞。惟永绝兮奈何,怅平昔兮悠悠。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上古雕纹玉环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飞天神马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