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郭祥正

朝代:(宋)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更 多

生平

  郭祥正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郭维,曾任淮南提刑、度支郎中等职。郭祥正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

  对于轮回的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的记载。根据《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记载,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转世到了宋朝,名字叫做郭祥正。还有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他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眇目僧,这也是出自《南史梁纪》一帖三册八卷。还有天人转世的记载,例如出自《唐书》三帖二册二十七卷,就记载着唐朝的皇帝唐代宗,他是神人降胎来的。另外还有人转成动物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战国时代秦国的大将白起,当时他跟赵国打仗。赵国的大将赵括是纸上谈兵,不懂用兵之道,四十万赵国士兵都被俘虏了,大败。结果秦将白起,居然把手无寸铁的四十万赵国士兵都给活埋了。因此,後来《东周列国志》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天上打了个雷,就把一头牛给震死了,结果发现牛的肚子上面写着「白起」两个字。历史对这个事件的评论,是说白起因为杀人太多了,所以他生生世世都要轮回做畜生,受这个报应,而且还要受天雷震死的报应。这些历史的记载,再加上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古人对於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其实真的没有什麽怀疑。

  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梅尧臣见之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仁宗时举进士,庆历初年(1041),任过秘阁校理、德仕尉,因经常高谈阔论,遭到非议;又常常同太守抵触,相处不洽,遂弃官回家。熙宁中(1073年前后)复出,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当时王安石主持朝政,实行变法,祥正每次上疏神宗,陈述天下大计,唯王安石一人是听。神宗甚异之,将奏章转给王安石,称其有才可以任用。时郭祥正从章惇考察回来,听说朝中有人嫉恨,遂辞去殿中丞官职,回家乡姑孰屏居。不久又复出做官,于元丰中(1080前后)任汀州通判,经常在公余外出游览,饮酒赋诗。因在漳州顶撞了吏部使者,被诬陷下狱,5年后得以平反,知端州。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又被朝廷启用为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后以耄耋之年请归故里,隐于青山,终在故乡去世。祥正一生飘洒,他在姑孰屏居时,其宿处自号“醉吟庵”,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佳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漳州出狱后,还自号“漳南浪士”。一生交游,多天下名士。著有《青山集》30卷。[1]

  少时曾拜访过正任国子监直讲的梅尧臣,将自己的诗作呈梅尧臣审阅,梅尧臣阅后惊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生也!”并作《采石月》赠他。当时的诗坛名将郑獬、潘兴嗣等也纷纷以“江南又有谪仙人、“人疑太白是重生”等诗句称誉郭祥正。

  皇祐五年(1053)中进士,授秘书阁校理,迁星子县(今江西)主簿。任职期间,性格与上司不合,至和元年(1054)弃官归寓宣城(今安徽)昭亭。嘉祐四年(1059)赴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尉。嘉祐八年(1063)德化尉任满,适逢母卒,归家守丧。其后一直在家闲居。神宗熙宁五年(1072)知武冈(今湖南)县尉,并应辟赴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四月为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遭谤言。八年(1075)为桐城县令。时王安石为相,实行“新政”,郭祥正拥护王安石变法,并上书奏乞天下大计,称颂王安石。王安石升他为殿中丞。他积极参与王安石的信誉之人编修三司条例官章惇“开梅山”工作。但遭王安石反对派百般诬蔑,一些人说他谀颂王安石。王安石避嫌,“耻为小人所荐,因极口陈其无行”,故而对他冷漠、轻蔑。
 
  熙宁十年(1077)自桐城令徙为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郭祥正自觉实难做人,心灰意冷,便于熙宁十一年(1078)辞官归隐姑孰青山。就在郭祥正辞官的当年,王安石也被罢官,以使相衔判江宁府。元丰四年(1081)起任汀州(今福长汀)通判,次年代理漳州(今福建)知州。时章惇执政,由于他曾“刺新法之非”,为章惇一派所忌恨,先被停职、罢官,后又入狱。直到哲宗即位后的元祐元年(1086)冤屈得伸,出狱后自号“漳南浪士”,后以覃恩转承议郎。元祐三年(1088)起为端州(今广东)知州,在任上有惠政。元祐四年(1089)阶至朝清大夫,他看清官场的险恶,奏准致仕,返乡隐居,长达二十四年。初宅居当涂城关东街西二条巷的寿俊坊。晚年,隐居青山东麓,宅号醉吟庵,俗称“郭子垅”,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气息。隐居期间,专心释氏,自号净空居士。在居士林中,最钦服庞蕴大士,“何日许庞公”是他的平生追求。曾先后谒见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禅师,多有省悟。徽宗政和三年(1113)郭祥正病故,终年七十九岁。

  北宋仁宗皇祐至神宗熙宁年间,我国诗坛上出现了一颗新星,这就是当涂诗人郭祥正。他一出现,立即赢得享有盛誉的诗坛老将梅尧臣的赞扬,赢得著名诗人王安石、袁世弼、章望之、章衡的赞扬,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说他是“李白后身”。希望他继欧阳修之后领导诗坛,为诗坛盟主,郭祥正的作品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

  郭祥正,字功父,一字功甫,又名谢公山人、醉吟先生、漳南浪士。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梅尧臣一见,便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皇 五年(1053),他至京师应礼部试,举进士。初任秘阁校理,后为南康军星子县主簿。嘉 四年(1059),转任江州德化尉,时年25岁。治平二年(1063)他闻郑毅夫知荆州,即以诗赠之。郑毅夫看到郭祥正的诗十分惊叹,称他为“谪仙人”。郑在《寄郭祥正》诗中说:“天门翠色未绕云,姑孰波光欲夺春。怪得溪山不寂寞,江南又有谪仙人。”熙宁五年(1072),郭祥正调任武冈县令。六年四月,为太子中舍,以军功迁升殿中丞。八年,复为桐城县令。十年,又自桐城令徙为庐州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当时王安石主持朝政,祥正每上疏神宗,陈述天下大事“唯安石一人是听”,“凡议论有甚异于安石者,虽大吏亦当屏黜。”神宗甚异之,将奏疏转给王安石,称其“有才可用。”王安石认为郭祥正“为人纵横捭阖而薄行”,极口称其不可。郭祥正得知朝中有人嫉恨,遂辞去殿中丞官职,回到家屏居,一吟一酌,婆娑溪上,自号“醉吟先生”。元丰四年(1081),起用汀州通判。五年,摄守漳州,以顶撞吏部使者,被召回京。行至半途,遭诬下狱。5年后始得平反,出狱后自号“漳南浪士”。元 二年(1087)复被朝廷起为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出知端州。四年,以年迈请求归里。初宅居当涂城关东街西二条巷的寿俊坊。晚年,隐居青山东麓,宅号醉吟庵,俗称“郭子垅”。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气息。

  郭祥正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纵横奔放,崇尚李白,其诗风酷似李白,在所著的30卷《青山集》中,郭祥正就收录了用李白韵写的诗41首。南宋末年,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黄 对他的作品予以高度评价,说“功甫诗如此数绝,真得太白体,宜为诸老之所称赏也”。黄 在这里所说的“数绝”,是指郭祥正收入他的《青山集》中的《西村》、《访隐者》及《山居》等绝句。曹庭栋在《宋百家诗存》中更说他的诗“沉雄俊伟,如波涛万叠,一涌而至,莫可控御,不特句调仿佛太白,其气味竟自逼真”。南宋著名文艺理论家胡仔在他所纂辑的《苕溪渔隐丛话》中,曾专章记述了郭祥正的创作活动,并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说:“功甫《金山行》造语豪壮,世多不见全篇”。为此,他特全录予后人。从元到明、清的几百年中,即使是“诗必盛唐”的口号笼罩一时,一些文坛巨子还给郭祥正的作品以比较公允的评价。著名诗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说:“宋诗信不及唐,然其中岂无可匹体者,在选者之眼力耳。如郭功甫的《水车岭》云:“千丈水车岭,悬空九叠屏。北风吹不断,六月亦生冰。……谁谓宋无诗乎?”胡应麟在他的名著《诗薮》中也说:“苏于瞻的《定慧寺海棠》、郭功父的《金山行》等篇,尚有佳处,而不能尽脱宋气。”又说:“蔡天启的《题申王画马图》……与郭功甫的《金山行》,俱七言古诗翘楚,不可全以宋目之。”清嘉庆八年(1803年),安徽巡抚朱 在《青山集序》中还说:“考功甫在《宋史·文苑传》,称其母梦李白而生祥正,梅尧臣叹为李白后身,誉之至矣。”还慨然叹之云:“先生之志则大矣,以之侑食青山祠,列之北宋名家,亦不负其 骥千里之愿也。”可见后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

  郭祥正的诗不仅深得李白的神韵,还因为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如《苦寒行》、《前春雪》、《后春雪》、《川涨》、《治水谣》等。在《苦寒行》二首中,郭祥正写道:“江南饶暖衣 ,今冬春寒人未识。溪流冰合地成坼,一月三旬雪三尺。去年大僚人无食,子母生离空叹息。只今道路多横尸,安忍催科更诛殛。”又说:“下溪捕鱼一丈冰,上山采樵三尺雪。人人饥饿衣裳单,骨肉相看眼泪血。乾坤失色云未收,雕鹗无声自将拆。官仓斗米余百金,愿见春回二三月。”在《前春雪》和《后春雪》中,诗人更是饱含泪水地写道:“嗷嗷何物声,云是饥民哭。来请义仓米,奈何久空腹。寒威如戈矛,命尽须臾速。忆昨去年水,云涛卷平陆。高村既无麦,低田又无谷。民间已乏食,租税仍未足。县令欲逃责,催科峻鞭扑。嗟哉吾邦民,何以保骨肉?”类似这样的诗句,在郭祥正的诗集中多处可见。他卒年近八十,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


人物趣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文学创作

  在北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有似苏轼,因此他对苏轼颇为同情,感慨很多,如《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写道:“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他的《金山行》一诗,被称为“造语豪壮”,其中有“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句。晚年隐居,不问世事,诗风由豪壮而冲淡,如《西村》:“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又《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可见他的诗风多样,所以过去人评其“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宋诗纪事》)。

  著有《青山集》,有道光九年刊本,30卷,另振绮堂有钞本30卷。钱钟书曾指出:“郭祥正《青山集》续集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孔平仲的作品,后人张冠李戴,错编进去的。”(《宋诗选注》)

【展开内容】
  • 嗟乎孺兴之不幸兮,上有高堂白发之慈亲。孝不克以自信兮,魂将逝而复返。目冥冥而莫胜兮,顾天命之予短。业修修兮志与道配,寂不少振兮遽沉幽而终蹇。兰未芳兮先凋,月将升兮俄陨。孺人嚣嚣兮,追话言之弗足。梦悠悠兮,魂去来而数蹙。抚稚子兮秋夜长,暗明珰兮摧腕玉。魂何知兮,兴予之哀。体与道化兮,岁月徂而屡周。情缠绵兮,若俱往则已矣。词不足以尽寄兮,托馀思于江流。
  • 怀伊人兮,漳水之湄。爰结好之初兮,予方出乎陷阱之羁縻。彼知予之横罹兮,眷茕茕而弗支。氛侵侵而袭人兮,子独赠我以兰芝。芳芬芬而爽吾衷兮,虽厄穷而弗疑。言涓涓而洗吾耳兮,寂尘听而凄其。炊嘉黍而纳吾腹兮,使朝则忘饥。采薜荔为予之服兮,慨前修之可追。脂吾车而秣吾驷兮,造仙的之幽奇。煮甘溜而茗酌兮,珍盘进乎离支。唱则和兮,迭指摘其醇醨。同底于道兮,遵圣渚为之归。聊容与以卒岁兮,曾弗察乎白驹之骛驰。泊中吉而启行兮,觞桂浆以违离。惕南北之缅邈兮,蹇形影之颓衰。歌激扬而再发兮,泪浪浪以沾衣。马悲鸣而仰顾,仆弛负以增欷。行云住而黯惨,去鸟返而低迷。岁聘介而一至兮,孰敢为之后期。幸再往而再复兮,释予心之思也。忽承讣以踯躅兮,行不知其所之也。嗟若人之蕴美兮,天其夺之速也。蹇松柏之枯折兮,恶植则滋以荣也。考大空之役物兮,必善抟而化之也。将为麟为凤兮,对明世而出也。将为兰为荪兮,芬馨香而荐上帝也。将为江为河以济舟也,将为雨为露而泽物也。将复为人兮,英华于士林也。将为仙为神兮,自适于逍遥之境也。呜呼,以甚塞之怀兮,测乎无涯之眹。以有限之情兮,导乎无穷之悲。呜呼,其有知乎,其无知乎?吾其能久乎,吾将从子于重泉之游乎,吾又何词之哀乎。
  • 归乎乐哉,山中之乐兮,其乐无穷。蔼葱苍而杳巑丛兮,眷青瑶之诸峰。琉璃一碧兮,湖波止而溶溶。层楼相望,曲径相通。鱼龙转影于汀澜之际,钟梵答响于烟云之中。鸟嘤日暖兮,花气濛濛。搴密叶而成幄兮,风飒飒而吹松。岩谷玲珑,霜木落也。玉宇浮空,冰澌凝也。天高月朗兮,定省乎华严之境。雷奔雨骤兮,作新乎水墨之宫。达僧拟王孙之葬,逸士蹑渊明之踪。方尔祖之得名兮,考其言于庐陵之醉翁。曰嗟世之人兮,曷不归来乎山中。山中之乐不可见,今予其往兮谁逢。后四十年,尔复好吟。远游不返,求我之从。劝尔之归兮,栖老乎山中。尔之材兮甚良,当自适其无庸之庸。违世绝俗,黜明塞聪。山中之乐兮乃可以久,非我与尔兮谁同。
  • 端城之北,径五六里。有石室兮洞开,其上则七山建斗司天之喉舌,其下则渊泉不流渟碧一杯。窥之则肌发冰,酌之则烦心灰。四傍则石乳玲珑,中敞圆盖。窈窈万丈,莫穷其厓。孰纳忠兮,嗟肺肝之已露。孰止戈兮,束兵仗而相挨。俨卫士之行列,肃庭臣之序排。纷披披兮蒂萼,粲枞枞兮条枚。安而不可动者为梁为栋,奔而不可止者为虎为豺。龟闯首兮屏息,虬奋鳞兮抟雷。怪怪奇奇兮,千变万态。愈视愈久兮,惚恍惊猜。何人境之俯近而仙宇之秘异如此者哉。萝卷风兮窈窕,春渍芳兮不回。或命佳客,或寓幽怀。考二李之劲笔,皆一时之遗材。援玉琴以写咏,怅夕阳之易颓。方谢事以言返,眷兹室而徘徊。云愀容兮泱漭,鸟送音兮悲哀。况百年之将尽,邈夫万里奚复来。
  • 逍遥有水一溪,有竹三亩。兰芬菊芳,松老石瘦。堂居其中,亭列左右。菲菲兮春荣,阴阴兮夏茂。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其或要佳宾,酌醇酎。清吟得韵兮,非人世之丝篁。属笔成篇兮,发天机之锦绣。方且登高台,挹远岫。俯仰群仙,咨询遐寿。脱轮蹄之萦,服烟霞之秀。于斯时也,一举九万兮,吾不知其为用。嗒焉自丧兮,吾不知其为偶。翛兮窅兮,非无之无。寂兮息兮,非有之有。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至若听出于垣,观入于牖。此鄙士之常习,又安得与夫逍遥主人而为之友也哉。
  • 望孤云兮山之巅,漭弗雨兮何油然。送孤鸿兮海之涘,高举翼兮游无边。彼君子之如似兮,脱世俗以不返。奚无闷而止兮,又放意以穷年。川有航兮陆有马,园有佳木兮池有芳莲。坐卧兮白日,笑歌兮朱弦。客至止兮,乐我之乐。岂公侯之下兮,曾弗择乎愚贤。仆夫以耕兮,妾女以织。恬弗愧兮,我衣我食。神仙之逍遥兮,固不得以见之。君子之宴息兮,举斯世以谁敌。嗟世人之自徇兮,莫知其求。势得而傲兮,势失而囚。靡后先之思兮,孰进退之由。苟岁月之徙兮,托冠带以包羞。惟勇子之从兮,贫未足以自周。匪妻子之累兮,实吾亲之忧。慨负重兮执热,慕坦跣兮临流。
  • 先生曰采薇山之巅兮,吾非求为之仙。吾无一亩之宅,一丘之田。饥食山之薇,渴饮山之泉。岩为吾居兮,鹿为吾马。吾岂不足兮,翱翔乎山之间。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吾独幸其弗取兮,森葱苍而自全。粤吾君之为治兮,三王之圣。而吾相之为辅兮,伊周之贤。吾父吾母兮,皆善终以天算。进何忧而退何憾兮,养吾气之浩然。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衣曳曳而情飘飘兮,愿执辔而往焉。
  • 漠漠出寒雾,悠悠趋太清。珠楼被重绡,灵花纷素馨。青衣捧绿章,磨丹书姓名。为我横玉笛,一奏雌龙声。
  • 非尘复非烟,氲氲散紫清。乃知泠风御,翛翛恣游行。忽逢黄金阙,云是玉帝京。逍遥侍御者,不假精锐兵。
  • 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真阳涵素光,无昼亦无夜。神体当自保,不与物俱化。运龄从此长,尘缘顿消谢。
影相集珍
  • 雕花银镜精品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飞天神马金带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