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廌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已阅 69020 次 |
喜欢 12482 次 ❤
更 多
主要作品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
帝武启宗周,玄鸟浚哲商。涂山配神禹,独不嗣娥姜。异时天与贤,嗣子繄匪良。欲肇天与子,是用开厥祥。钧台享群后,有扈诛叛方。谁令讴与讼,帝畀有夏昌。推此方朱均,巍巍真令王。伯阳指株李,阿衡降空桑。龙踞生汉祖,龙漦诞褒娼。石裂何足问,世语多荒唐。若比望夫山,虽怪犹有光。
-
使臣抚南夏,万夫久以望。道粹韵宇胜,德满声誉香。炳然龙虎文,瑑此金玉相。笑谈府中居,无为民自康。
-
闾阎无居人,倾城饯贤守。拥车不得前,遮拜奉卮酒。民言荷恩勤,拊育踰父母。公不鄙我邦,端能再来不。
-
公如照乘珠,居朝作贤宝。公如三秀芝,后天锡难老。聿归供奉班,漆简探幽讨。悬应念伧父,沧洲濯蘋藻。
-
我生世寡与,所幸贤者知。徽中山川意,赏音有钟期。荆楚非我里,从公甘栖迟。今兹复舍去,何以纾吾悲。
-
凡夫冥冥不知晓,劫尘流浪如沙扫。上天宫阙隔青云,九原垄墓空秋草。神仙有意怜下土,独取飙车出三岛。张翁陋巷贫且贤,箪饷瓢浆久怀宝。羽客飞来自何所,蓬荜相迎笑相劳。高谈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关老。仙丹无形有真气,一视传灵入凡枣。聊分七枣遗张翁,一饵云充千岁饱。张公不食今几年,齿如儿童颜色好。我闻神仙本无滓,诸漏皆空体玄道。姑射神人饮风露,淮南鸡犬依丹灶。真诠自然本简易,不在劳形勤补脑。封山航海漫殚费,叶衣草茹空枯槁。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余苦风尘衰太早,绿发苍苍半玄缟。青春堂堂暗中去,常恐馀生似潢潦。何当刀圭借残龄,相与神游超八表。
-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主人种竹意,闿爽见灵襟。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晚岁示贞操,清风应好音。扶疏高轩下,众景为萧森。世袭万户封,奚取千亩林。
-
匠执斤兮道周,称百寻以弗用兮谷之幽。屈轮囷以为杯兮,孰谓贤于杞柳。揉吾性以矫真兮,宁全天以为寿。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犀何尤兮以角累,象何咎兮齿为灾。童牛夭兮,职骍刚而茧栗。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珠缀旒兮,悔夜光不祥。玉为圭瑞兮,痛山辉之为殃。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兰九畹兮芬芗,芝三秀兮焜煌。山嵷嵷兮呈姿,川溶溶兮摇光。风駃駃兮历楯,云缤缤兮度梁。药为衣兮薜为裳,椒为醴兮桂为浆。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
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后人慕前躅,当令德不孤。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
-
书生昧筹算,罕立横草功。征南日耽经,帷幄明指踪。胸中有武库,矧与竖儒同。贤哉秉节度,不制蜀阿童。沈碑虽好名,要是真英雄。寥寥万山路,爽气摇松风。
人物链接
- 菩萨蛮 其五
- 寄杨应之
- 游保宁院练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题用业字韵
- 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 其二
- 李参政生日 其二
- 浩歌
- 寻诗按酒
- 别友
- 杂书四首
- 四园竹 秋怨
- 潘祁叔正叔沈汝清徐文仲携酒过访得林字
-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十三 后皇
- 费子美过锡病不能来遣其子来访且索诗遂赋以赠
- 梁思立谭永明梁公益偕宗弟忠甫出饯林氏水楼赋别得中字
- 除夜寓大名寄孟龙川
- 和艮所王司训
- 郊居八首
-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 其一
- 望江南 其四
- 疏影 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
- 井水咸苦不可耐借寿平水车载姚家井泉以诗柬之
- 采桑子 其六
- 修西方十劝 十
- 周庭秀爱湘中山水之胜定居十余年宣和五年夏五月忽思吴中别余于湘上作此送之
- 闲居六咏 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