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李曾伯

朝代:(宋)

  (1198-?)字长孺,号可斋,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官濠州通判、淮东、淮西制置使。素知兵,宝二年(1254),川局崩坏,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为贾似道所嫉,革职。词学稼轩,多长调,不作绮艳语。著有《可斋杂稿》、《可斋词》。
更 多

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展开内容】
  •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 公余赢得片时休,徙倚危亭豁倦眸。|屹屹独存今岳阜,滔滔不尽古湘流。|犹看雪意微茫在,顿觉春光骀荡浮。|举酒莫论今古事,只将身世付沙鸥。
  • 虚簷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忽覩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犹頼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 身际干淳盛,家传祖笏棠。|典型周大雅,人物鲁灵光。|厚德千钧重,明时一鉴亡。|哲人今已矣,梦卜负岩廊。
  • 渡江无故老,文武少全材。|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
  •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 双湖真泽国,千载相公祠。|中有钓鱼者,问之俱不知。
  •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了却江湖愿力,切须早早归来。
  • 记得桂林临别,劝师紧闭禅关。|又被如来牵率,未容高卧云山。
影相集珍
  • 斗彩鸣凤盘
  • 雕花银镜精品
  • 上古雕纹玉环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商代青铜器鸮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