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曾伯
(1198-?)字长孺,号可斋,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官濠州通判、淮东、淮西制置使。素知兵,宝二年(1254),川局崩坏,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为贾似道所嫉,革职。词学稼轩,多长调,不作绮艳语。著有《可斋杂稿》、《可斋词》。
已阅 106858 次 |
喜欢 10328 次 ❤
更 多
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点冠名在处知。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
子之为术我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双湖湖上住,大家携手故乡还。
-
田园芜矣好东归,今昨从渠较是非。荷子远来无所问,江湖雅志莫相违。
-
感君寄我一枝春,雨虐风饕苦不仁。羞得玉奴浑不放,含香犹待浣溪人。
-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东风又促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
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顾宽。
-
白马盟存矢弗寒,玩其肆矣肯泥蟠。风云未合星先陨,输与江东日月宽。
-
无人载酒到联辔,有客携琴午扣扉。却羡渚宫鱼为乐,菰蒲深处日相依。
-
使君帘幕锁香篝,方把千金制一裘。好是孤灯风雨梦,夜深直度野人舟。
-
剪出瑶英顷刻飞,欠加天女锦云机。虚皇瑞报调羹信,添得梅花略似肥。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