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程垓

朝代:(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更 多

著述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

【展开内容】
  • 长记别郎时,月淡梅花影。梅影又横窗,不见江南信。 无心换夕香,有分怜朝镜。不怕瘦棱棱,只怕梅开尽。
  •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_小。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 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 玉清冰样洁。几夜相思切。谁料浓云遮拥,同心带、甚时结。 匆匆休惜别。还有来时节。记取江阴归路,须共踏、夜深月。
  •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 门前杨柳绿成阴。翠坞笼香径自深。迟日暖熏芳草眼,好风轻撼落花心。 无多春恨莺难语,最晚朝眠蝶易寻。惟有狂醒不相贷,酿成憔悴到如今。
  • 绿深红少。柳外横桥小。双燕不知幽梦好。惊起碧窗春晓。 起来_憧多时。玉台金镜慵移。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 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 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 烟尽戍楼空,又是一帘佳月。何事山城留滞,负好花时节。 烧灯翦彩没心情,应有翠娥说。欲借好风吹恨,奈乱云愁叠。
  • 宝林岩畔凌云路。记藉草、寻梅去。咏绿书红知几度。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别后谁吟倚楼句。匀面照溪心已许。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母子象尊
  • 上古雕纹玉环
  • 雕花银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