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陈恭尹

朝代:(明末清初)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更 多

生平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丧亲之痛,延续到陈恭尹晚年,仍无法释怀。他晚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南明时,陈恭尹进朝泣陈其父为国殉难情状,永历帝授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

  其父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广东抗清斗争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宿儒。他自小受父亲的思想影响颇深,并在父亲的指教下攻读诗书,擅长写诗作赋。永历元年(1647),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其后,他为报家仇而参加反清斗争,并往返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联系抗清的各地义军。永历十二年(1658),他赴云贵一带欲投奔南明永历帝,未遇,遂返回增城定居。至永历十六年(1662),南明永历帝被清廷俘获处死,陈恭尹中止了联络反清志士的活动,潜居家乡专致读书达十几年之久。其间,与名诗人屈大均结交甚深,并一度与平南王尚可喜有诗词唱酬的交往。永历三十二年(1678),因与尚可喜有旧交而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后始出狱,定居在广州城南。自此后他的意志较消沉,移志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友人结成诗社相互唱和,被时人称为“岭南七子”。陈恭尹的诗尤擅七律诗。他的诗大多以感怀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岭南风物为主题。晚年虽多与清廷权贵唱酬,但始终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职。他为其居所取名“独漉堂”,以暗喻家仇未报,匡复之志未灭之意。他的隶书书法为清初独步广东的第一人。遗著有《独漉堂集》。

  南明亡后,陈恭尹定居广州,与友人何衡、何绛、陶窳、梁梿相与砥砺名节,发愤读书,世称“北田五子”。 后“三藩之乱”爆发,屈大均从吴军于桂。陈恭尹与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为时所指目”,永历三十二年(1678),陈恭尹被捕下狱,关押二百日后始得解脱。从此心怀畏惧,壮志渐消,避迹隐居,自称“罗浮布衣”。晚年寄情诗酒,曾与清廷权贵唱酬,曾被梁梿当面叱问“何事而仆仆走风尘?”又被讥讽“可怜一代夷齐志,错认侯门是首阳”。但陈恭尹并非改弦更张,他终其一生仍不仕清。冯奉初在其传记中解释,与权贵唱酬是陈求自保之策:“及得脱,自念身历沧桑,恐终不为世所容,乃筑室羊城之南,以诗文自娱;贵人有折节下交者,无不礼接。“于是冠盖往来,人人得其欢心。议者或疑其前后易辙,不知其避祸既深,迹弥近而心弥苦矣。” 这也是为什么陈恭尹之前自号“半峰”,表示初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号改为“独漉”,身世之痛反而隐含更深。晚年,陈恭尹在广州育贤坊建小禺山舍,以遗民身份终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于广州,葬于市郊祥云岭南麓。


人物年表

明崇祯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广东省顺德县出生。

崇祯十六年(1643)(12岁),丧母。

永历元年(1647)(16岁),父陈邦彦抗清战败,被俘获处死。家人或被清兵杀害,或死于战乱;出逃南海弼唐,后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永历五年至八年(1651-1654)(20-23岁),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一带,避难,访友,进行反清复明活动。

永历八年(1654)春,增城新塘,与湛粹次女湛银成婚。

永历十二年(1658)(27岁),前往云贵,欲投奔南明永历帝,因清军封锁,行至湖南湘潭,改道北上,转徒湖北、江苏、河南,继续进行复明活动。

永历十三年(1659)(28岁),探听永历帝逃至缅甸,失望返回增城新塘。

永历十五年(1661)(30岁),闻永历帝被俘,携眷隐居顺德羊额。

永历二十二年(1668)(37岁),湛氏夫人病逝。移居增城新塘。

永历三十二年(1678)(47岁),被指涉嫌参与“三藩之乱”,遭官府逮捕下狱,被关押半年多,出狱后定居广州城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十三日(5月30日)(69岁),病逝于广州。


诗作特色

  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如“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拟古》之三)。“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口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杂兴》、《虎丘题壁》、《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等篇,也都寄托遥深。五古《感怀》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则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达54首,多为长诗,主体兼擅,手触肩倚,莫不中音。

【展开内容】
  • 龟趺结苔发,虬松长鳞鬣。寂寞丘垄平,秋虫吊寒月。涕泣谁家儿,白马来何处。不识阿母坟,三匝坟前树。一蹶陨平芜,神灵为汝道。下有思子人,上有伤心草。负土即旧茔,招提开法雨。谁知青莲花,结子中心苦。
  • 岭北芭蕉树,虽多不著花。岭南花且实,香者在龙牙。瘦似篁初笋,纤如月一弯。青皮开白肉,香在齿牙间。众香多以气,鼻闻口不知。香蕉香在味,入酒也相宜。
  • 渚西佳丽旧层层,彩薄朱栏画未能。却好夜来徵檄过,黄茅初见一家灯。青枫成血立河旁,新筑河桥百尺长。犹是君侯留爱地,县人不肯种甘棠。丝丝寒雨湿飞尘,草绿平田不是春。伏犊山中虽有虎,农夫争避带刀人。死生由吏不由天,鸩毒随身始出门。即怪比邻新病者,七星坛上更招魂。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 真山须似画安排,画出如真也自佳。借我壁间悬数日,清猿凉月满书斋。深山深处有人争,拟寄闲身画里行。净扫柴门无个事,碧溪寒叶一声声。
  • 似是花砖渍古苔,碧云何意下嵩台。曹家旧瓦誇铜雀,飞作鸳鸯入梦来。五色曾闻鍊女皇,至今调绿用玄黄。一从补后星辰稳,天地精华萃此方。端溪雊眼最精荧,龙尾金光带列星。别向人前开宝匣,倚天元自有青萍。汉武淩云思欲飞,相如词赋有光辉。仙人掌上分馀沥,滴露研朱对绿衣。巧匠何年琢翠屏,一泓秋水在闲庭。岣嵝绿字遥相待,细写文章入汗青。
  • 数家修竹旧临湍,门径今劳仰面看。记得秋初曾借泊,维舟刚在赤栏干。黄鹤嵩台伯仲间,东南名胜莫能班。牂牁小让三巴水,石室奇于大别山。小湘峡口雾连天,三尺渔竿两桨船。钓得嘉鱼送官舫,老夫不是买无钱。滇桂源头万里遥,一秋无雨涨全消。端坑水涸初开砚,羚峡门高暗长潮。黄冈村里砚成堆,市估争携趁客回。浪说老夫能识石,更无人向小舟来。
  • 梅关北下水如汤,十日南风是豫章。归去滕王新阁上,更将文记次三王。西畴螟螣不成禾,南海先秋己自波。莫讶送君无好句,诗怀枯寂比人多。
  • 长眉高隼骨铮铮,杖锡胡僧意气横。稳坐蛟龙方濯足,不知风雨夜来生。七龄俊迈异常童,揖请新诗独向侬。知有文章齐老凤,不须图画羡真龙。
  • 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似君七夕天南路,牛女星边一叶舟。三十闲身百战馀,新诗唯有问樵渔。赠君此别如何道,饱看名山胜读书。
  • 绾烟含雾一丝丝,写出东风赠别离。莫向尊前吹玉笛,此声曾入采薇诗。去年新柳百篇多,今日临岐且复歌。地隔梅关才一步,水分南北欲如何。一篙新水带遥岑,弱缕轻笼万树深。不是长亭空折赠,依依元是故人心。
影相集珍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青铜飞天神兽
  • 鎏金卧犬兽雕
  • 明清雕字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