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不归视吾儿,于此捧饥腹。穷山况味等,差胜客影独。
  •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缓马倚楼随所适,高情长在醉吟中。
  • 今年六十二,弃官八年矣。生世业已休,来日凛无几。孰谓尝作郡,旦暮窘薪米。少时颇豪宕,晚乃穷如此。此事非所忧,所忧学业圮。孤卧仅一榻,疾读动千纸。积迷如望洋,顿悟不违咫。深井朱夏寒,自汲洗手水。心更洁于手,时以理趣洗。平生大缪误,岂不习经史。搜览浪该博,著述堕浮靡。诗虽稍得名,往往语多绮。夙愆奚庸追,旧嗜差可止。回车遵大路,千圣同一轨。兹晨记吾降,益复感发齿。忽虚苦下泄,乍实结中痞。道在果何惧,朝闻夕可死。朋友挟壶酒,卒爵强告旨。敦笃谢亲姻,辑睦赖邻里。人情不容拒,羔雁间豆篚。酢宾有故常,勿药姑少俟。清庖作汤饼,沾丐儿女子。菲馔彻馂馀,稍亦及仆使。老夫且伏枕,万事莫挂耳。处约犹处乐,可不省诸己。俗竞徒朵颐,退脩宁贲趾。幼者日以长,衰迈斯可揣。要令百祀后,知有老居士。
  • 落叶卷秋原,斜日照荒草。我所思兮山中人,餐松辟谷修仙道。将旄相印本无心,一蓑尚喜收身早。袖有长生度世方,玉杵玄霜倩谁捣。白云三耳真人家,涧霜不死菖蒲华。笑挹诸公葛陂杖,同驾老龙穿碧霞。颠歌狂舞酒酣时,一洗万古兴亡悲。九万里风排阖归,茫茫六合黄尘飞。
  • 日困公家酒,身浮似片云。扶归忘路远,鼾卧过宵分。真是杯中圣,殊非鬲上醺。老饕何可数,合作送穷文。
  • 紫阳元日得晴日,晓鹊声边骈贺客。玉梅烂漫照椒觞,尽我真珠红一石。祁山山下初立春,马上送迎逢故人。故人挈榼藉芳草,啼鸟游丝天气新。吟鞭转入西江路,宝月欲圆碧霄暮。南方战罢闻者喜,尽道上元仍甲子。卒然军兴由盗兴,千里无烟况有灯。鸡犬逃生且未暇,上元之雨吾何憎。万马还营速须早,放与田家蚕麦好。甲子之雨恐不可,听彼谣言愁杀我。
  • 雪后江南路,新晴野日浓。车舆通旅客,篱落聚村僮。澌解波□□,泥乾土未松。吾家有春酒,归斸故园菘。
  •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谷神玄牝要深知,钓竿须拂珊瑚树。
  •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影相集珍
  • 上古雕纹玉环
  • 雕花银镜精品
  • 母子象尊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斗彩鸣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