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久不作诗诗律废,时须饮酒酒皆悭。翠微云外宣平宅,一棹归欤隐此山。重阳时节黄花近,老子情怀白发新。点检客囊无一物,江湖七十五年身。大庾岭头梅挂月,居庸关外草连天。马牛风古不相及,障雾饕风一梦然。将相共扶黄道日,神仙独隐紫阳山。云深夜注参同契,身在虚无缥缈间。郎官己未老秋崖,丞相庚申老讷斋。己亥□螭竹坡老,吾乡三老挂予怀。早遇鹤山先生子,晚登和义郡王门。静翁道翁两知己,恸哭新坟接旧坟。七旬有二传凶问,九月初三记诞辰。客里偶然逢此日,淮思江望泪痕新。菊殿百花梅第一,重阳节过小春来。年年岁岁身长健,摆去穷愁醉几杯。
  • 政恐登高枉断肠,今年恰值雨重阳。晨兴中酒情怀懒,满眼黄花满屋香。世间何事不空无,万古年年九日徂。最忆吾家先叔父,塘头一树紫茱萸。五度秋光过古希,节名良是叹人非。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何事清秋已衣绵,微寒最怯倚楼天。江南今岁黄花早,醉嚼重阳半月前。往岁金台屡据鞍,居庸雁字仰天看。中秋蟹断□花绝,红叶西山九日寒。
  • 河南徙歙徙浮光,逮徙莆田派愈长。六出长官刺史百,端平最数铁庵方。同姓同年绾左符,岭南万里送孀孤。先君遗墨今犹在,为问封州有后无。巨山蒙仲昔同官,对峙诗家两将坛。昭武即今闻有子,文星高照七闽寒。紫阳山下一灯寒,曾守桐庐七里滩。空手去官□一物,诗名聊得继方干。
  • 临平山下汎归船,何必荷花五月天。记取五更霜□□,□芳桥买小鱼鲜。行在名存一梦惺,西湖路近六长亭。陈桥驿与临平镇,兴废何人了汗青。
  • 汉庭上方斩马剑,子制毛锥端似之。未办朱云请此物,笔诛市挞佞臣谁。世上岂无千里马,能骑千里马何人。直须读书破万卷,始用子笔如有神。画工如山赤墀下,调子之笔丹青匀。一洗万古空凡马,曹将军外更无人。未誇长管入手便,政须短管护铦锋。未染濡时常著帽,忽□脱帽走蛟龙。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 梧桐疏叶间微黄,年例江南未肯凉。菊自此花三两月,樽前日日是重阳。昨朝卯酒醉至酉,不记满斟凡几巡。莫问担头青蕊菊,且迎座上白衣人。九日若无诗与酒,人生如此定凡人。我师子美牧之者,郪县齐山句尚新。难开笑口忆小杜,今岁江湖雁未飞。政使菊花无可□,□当烂醉更忘归。九月重阳菊未开,十月小春梅又来。赏过日长添一线,一瓶菊伴一瓶梅。
  •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閒。齐侯北海楚南海,匹马扁舟我过之。一事略如陆务观,囊中真有万篇诗。说与江湖故旧知,不曾得句未为诗。一更一至五更五,半是搔头不寐时。路过偏岭暑风凉,草色连天七寸长。无限牛羊无树木,青青六月地椒香。南华六祖老卢能,宇宙千灯复万灯。佛法平生吾不信,神交一二老诗僧。
  • 乾坤各各变三爻,坎兑相依似泰交。认得易中甘节卦,箨龙贞干写烟梢。春生夏长出墙头,含箨新梢玉版抽。宜雪宜霜无不可,如椽且与貌宜秋。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 年长山僧五十秋,每携诗卷过吾楼。老衰英妙心相似,灵隐亭前水不流。为问葛藤禅律论,口钳舌结更无言。何如了办眼前事,且说诗家不二门。
  • 少陵早是沧浪客,马援真成矍铄翁。四十五年忝科第,一生心与布衣同。征羌汉将赵充国,赐履齐侯周太公。虚叟纪年亦云尔,五湖四海一诗穷。灯前一影客中身,鸡未鸣时起已频。每日盆梅千百担,倚楼閒作看花人。莼羹鲈鲙鉴湖风,想像依稀老放翁。惜为平原多一出,诗名元已擅无穷。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我谓简斋此奇句,元来出自后山翁。心情诗卷无佳句,时节梅花有好枝。较似后山更平澹,一生爱诵石湖诗。
影相集珍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飞天神马金带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