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弃置乾坤事,归休水竹居。|不因征急债,尽可读残书。|虀糁畬田粟,姜羹石涧鱼。|论文同小酌,未觉故人疏。
  • 蒲藕上塘种,养鱼于下塘。|积泥春粪树,储水岁浇秧。|未藉知章敕,堪浮逸少觞。|扫松须憩此,系马古垂杨。
  • 纳谒心全懒,䌷书眼倍昏。|偶思行药圃,独往叩柴门。|湿岸凫梳羽,颓塍枣露根。|元来好诗句,只在数家村。
  • 蓑笠千村外,乾坤五月中。|若无梅子雨,焉得稻花风。|深贮陂塘满,交流畎浍通。|还知周廪积,敢叹阮途穷。
  • 晚生何敢跂前贤,夫子宫墙赐及肩。|忆枉朝车十官宅,喜成邻舍万山巅。|尚堪湖学生徒齿,恰少汾阳考第年。|想得囊中有仙诀,形容枯槁但神全。
  • 岂不苦于雨,江昏水迫城。|市民扃暗户,军妇哭空营。|萤外无灯影,蛬边有柝声。|百忧余一喜,晓望稻畦平。
  • 雨应犹不止,终夕汗如湍。|胡蝶魂才返,蒲牢韵已残。|身今栖歙谷,家尚寄严滩。|江涨忽如许,乘流未觉难。
  • 密树窥青果,方塘数绿荷。|久晴田水细,向晚野烟多。|兀坐几忘起,成诗费屡哦。|归鞍犹觉早,再欲叩烟萝。
  • 五朝遗老冠时贤,家祭犹无掩豆肩。|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难兄共对三千字,晚境今开九十年。|富贵朱门百杂碎,先生归卧故庐全。
  • 骤骇寒成暑,难求簟换毡。|通身都是痒,彻晓竟无眠。|鼠侮猫犹幼,蚊邀蚤共儇。|顺流日千里,便合上江船。
影相集珍
  • 雕花银镜精品
  • 明清雕字古玉
  • 鎏金卧犬兽雕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