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思诗夜无寐,佳句招不来。|不思忽有得,清晨视空阶。|昨日所未有,红叶初可枚。|小雨过庭菊,一夕粲然开。|饥雀噪簷隙,纺车响林隈。|百动各有为,此复挂我怀。|秋意美初寒,经营一衔杯。|炊仆告薪尽,空庖风卷埃。
  • 去年归我庐,移菊于邻家。|今年灌我畦,百本余秋华。|阅时十二朔,暄凉更韭瓜。|逋债之所丛,诋诟纷交加。|燃头复割肠,笑口仍呀呀。|低价弃薄产,未办充馋拏。|忧端如箭来,惟有醉可遮。|买酒卖书籍,匹如死天涯。
  • 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殀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
  •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岂伊具人面,曾不畜产侔。|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如彼货与魋,何足私怨尤。|千里忽命驾,□予将焉求。|为言笃故谊,一饭敢不酬。
  • 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虽然极困羸,亦未害性命。|百病皆不可,病酒差独胜。
  •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弊庐匪无山,犹兹寄城隅。|车马不至处,愿言迁林居。
  • 三岁出瘴岭,弱冠历吴楚。|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失□得谤讟,少乐多辛苦。|侵寻四十年,复此守环堵。|松楸仅有存,骨肉化为土。|岂不登一名,贫甚于父祖。|行行荒篱间,寒华粲可数。|惟酒足解愁,钱尽不得酤。
  •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恭惟陈无己,此事独兼之。|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
  • 吾家一何奇,奇峰照南窗。|是为紫阳山,万木青枞枞。|上有出岫云,下有见底江。|江清云无心,伴此眉宇厖。|诗思忽飞来,时有白鸟双。|落日澹秋色,寒沟度枯杠。|归欤书屋夜,昏灯剔幽釭。|怀人良未远,遯翁生是邦。
  • 赋诗学渊明,诗固未易及。|饮酒慕渊明,酒复罕所得。|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此或类陶家,秋菊亦可摘。|古称士希贤,将无肖厥德。|如我于柴桑,往往似其迹。|储粟既以缾,子尤不胜责。|有时醉欲吟,坌集索逋客。
影相集珍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上古雕纹玉环
  • 飞天神马金带
  • 明清雕字古玉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