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已阅 374936 次 |
喜欢 9600 次 ❤
-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睠此粲然英,凛有千尺姿。|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二物足相配,彷佛齐与夷。|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
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可饮即与饮,无问刍牧民。|九月向十月,丹枫日以新。|城东有奇阜,霜寒出嶙峋。|一眺鸿背上,啸歌岸风巾。|吾虽愧孟嘉,不作桓温宾。
-
独吟不愧声,独立不愧影。|独行不愧屐,独卧不愧枕。|昏昏十日醉,炯炯一夕醒。|古瓶插残菊,老碗贮冻茗。|三嗅复三漱,浩然万虑屏。|节食甘独饥,薄衣耐独冷。|狸膏肥粟栗,出穴落匕鼎。|此事世接踵,夜坐试独省。
-
晴耕新种麦,破块满田间。|诘曲随牛路,周遭傍马山。|几人钟间气,往岁耸朝班。|黄卷今犹在,青云未易攀。
-
木脱秋声尽,田空野鸟饥。|时危群盗惨,身老故人稀。|所至犹堪醉,无求自合归。|寥寥天地内,古意一何微。
-
挂粟枯桑杪,篱门昼掩关。|晴霜开旷野,寒日晒荒山。|指点村烟外,经行冢树间。|群豪故贪愎,窃发亦愚奸。
-
风俗嗟颓落,文章委下陈。|出郊聊快目,谋野岂关身。|本为搜诗去,徒成泥酒频。|胸中知此事,眼底似无人。
-
朴略童蒙学,堆豗句读师。|有能致卿相,或不赡妻儿。|士故无他业,人谁此味知。|公庭彼为吏,日日醉歌姬。
-
晚台闲一望,城尽古溪头。|冬暖人多病,山深市早收。|打门惊客至,乏酒遣儿谋。|数蟹才堪擘,酣眠失百忧。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