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𣲗
历史记载
现可见关于耿湋的资料很少,现可知的是他宝应二年(763年)进士及第。姚合《极玄集》卷上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都说耿湋为宝应二年进士。对于耿湋及进士第后的仕历,除《唐才子传》所载稍微具体点外,其他各书记载均极简单,并且相互矛盾。《极玄集》说他官至左拾遗,《郡斋读书记》也说为左拾遗,而《直斋书录解题》与《新唐书·艺文志》却说为右拾遗。
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耿湋考》对耿湋生平首次作了详细考证。傅文说,耿湋在登进士第后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任周至县尉,在此之后,即入朝任左拾遗或右拾遗。在贞元三年(787年)以前尚在长安,为大理司法,大约贞元三年以后的数年间去世。傅文所考耿湋登第后为周至尉,任大理司法前曾为拾遗,是正确的,所考甚详细,令人信服。唯大理司法是否为耿湋最后所任官职,尚有进一步探讨必要。据笔者所考,应是周至尉后任拾遗,由拾遗而大理司法,从八品上升为从六品上,但后来不知因什么原因被贬出朝。从耿湋诗作中可知他曾有不容忽视的贬逐生捱,而研究耿湋仕历者却没能对其眨谪予以重视。
耿湋集中有《赴许州留别洛中亲故》与《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前一首说:“幸免投湘浦,那辞近汝坟。山遮魏阙路,日隐洛阳云。”后一首说:“谪宦军城老更悲,近来频夜梦丹墀。……故人高步云衢上,肯念前程杏未期。”说明他曾贬许州。这次被贬,决不是任周至尉时获罪。小县之尉,谈不上贬的,即使称为贬,也决不会望洛阳、思魏阙、梦丹墀。被贬的原因,已无法考知,但自朝中被贬,则肯定无疑。而据时间来看,不是由拾遗而贬,而是自司法任上被贬的。
耿湋大历初由周至尉入为拾遗后,曾奉诏使往江淮一带充括图书。《唐才子传》说他“充括图书使来江淮”,卢纶有《送耿拾遗湋充括图书往江淮》诗。充括图书,是可知的耿湋一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替皇家收集遗籍,保存前贤文献,自然是一件有益之举,也只有有学识的文人才能承当此任。使往江淮的时间,据傅璇琮先生所考,是大历七年(772年)以后,十一年(776年)以前。大历七年五月,耿湋尚在长安,送蒋涣留守东都,有诗。又《文苑英华》有梁肃在吴中送耿湋还朝之作《送耿拾遗归朝廷序》,时间为大历十—年七月。据此可知,耿湋大历八年(773年)至十一年秋,曾在江淮充括图书。
历史评价
十才子中,与耿湋交游最多的是卢纶、李端、钱起、司空曙,夏侯审等,此外还同诗人严维、秦系、畅当等有交往。总之,耿湋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今有《耿湋集》2卷传世。
-
良宵复杪秋,把酒说羁游。落木东西别,寒萍远近流。 萧条旅馆月,寂历曙更筹。不是仇梅至,何人问百忧。
-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
衡阳多道里,弱羽复哀音。还塞知何日,惊弦乱此心。 夜阴前侣远,秋冷后湖深。独立汀洲意,宁知霜霰侵。
-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诛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兔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
-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
远过桃林塞,休年自昔闻。曲河随暮草,重阜接闲云。 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应多怀古思,落叶又纷纷。
-
风驭南行远,长山与夜江。群祆离分野,五岳拜旌幢。 石髓调金鼎,云浆实玉缸。cB々吠声晓,洞府有仙厖。
-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 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律合声虽应,劳歌调自悲。流年不可住,惆怅镜中丝。
-
异井甘如醴,深仁远未涯。气寒堪破暑,源净自蠲邪。 修绠悬冰甃,新桐荫玉沙。带星凝晓露,拂雾涌秋华。 绿溢涵千仞,清泠饮万家。何能葛洪宅,终日闭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