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洪亮吉

朝代:(清)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更 多

生平

  先世祖籍安徽歙县洪坑,三十七世洪璟曾任山西大同知府,其子洪公采为洪亮吉的祖父,入赘于常州赵氏,娶康熙四十八年状元赵熊诏之女为妻,从此定居常州。洪亮吉生于1746年九月三日(10月17日),卒于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自幼丧父,刻苦读书,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多年屡试不中,先后充安徽学政朱筠、陕西巡抚毕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岁时终于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方面图书,提高了贵州学术水平。嘉庆元年(1795)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1798),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嘉庆四年(1799)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百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从此家居撰述至终。洪亮吉坐姿像。


文学成就

  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洪亮吉的《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 越、 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谪戍伊犁期间写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写塞外风光,尤具特色。诗笔于质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他的骈体文高古遒迈,“每一篇出,世争传之”(袁枚《卷施阁文乙集序》),如《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戒子书》等都较著名。时人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曾评点当代诗坛108家,并以梁山泊好汉相拟,将洪亮吉比作“花和尚鲁智深”:“好个莽和尚,忽现菩萨相。六十二斤铁禅杖。”洪亮吉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汉魏音》、《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流放创作

  洪亮吉这位著名的清代学者1799年因上书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辞激烈,不避锋芒,刺到了嘉庆皇帝的痛处;“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士大夫渐不顾廉耻,……”。为此言语,差点丢了脑袋。幸“恩旨从宽,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

  这对洪亮吉无异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可洪亮吉却能坦然处之,一笑置之。“半生纵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出关作》他一路歌风岭雪,觅史寻踪,赞西域山水之奇丽,记边塞风情之异观。观察之深,描绘之细,确有舆地学者之眼光,又有诗人才子之文采。也许,他当初写这些诗时并未曾想到传世,然而,却给后人了解西陲风物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对于流放犯,诗是双刃利剑。洪亮吉曾特意提到:(流放伊犁途中)至保定,甫知有廷寄与伊犁将军,有“不许作诗,不许饮酒”之谕。是以自国门及嘉峪关,凡四匝日,不敢涉笔。及出关后,独行千里,不见一人,径天山,涉瀚海,闻见恢奇,为平生所未有,遂偶一举笔,然要皆描摹山水,绝不敢及余事也。

  看来嘉庆帝相当了解这个才子。“不许作诗,不许饮酒”出自皇帝之口,真是意味深长。而创设伊犁流放地的乾隆帝早在20年前就责令伊犁将军,对遣犯严加管束,“倘赡恂情面,任其置产娶妻,则伊等反得晏然安处,与无罪何异?至其遣发日久,不得归籍,

  或妄作诗词,编选诽言,或不安本分生事,及潜行逃走者,一面奏闻,一面正法,不得稍事姑容!

  次年二月,洪亮吉越过千山万水,抵达流放都会惠远。

  惠远,所居之房是有名的鬼屋。前居屋主在“环碧轩”遇鬼,又加上贬谪丢官后心情不舒,终死在自己的失落中。而洪亮吉在此居住百日,却从未见鬼,实乃超脱于世,不为个人之失落而恼也。他寄情山水,赏花观鱼,饮酒做诗,将伊犁所见所闻详录于日记诗文中,这决不是一时游戏之作,而是继续他一生所从事的著述之业,以传世人。

  他写伊犁山水:“看山不厌马蹄遥,笠影都从云外飘。一道惊流直如箭,东西二十七飞桥。”

  他吟伊犁风雨:“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危崖飞起千年石,压到南山合抱松。”

  他咏伊犁街巷:“日日冲泥扫落苔,一条春巷八门开。外台自有萧闲法,携具方家说饼来。”

  他赞伊犁花果:“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洪亮吉歌咏过的天山风光

  纵观洪亮吉的伊犁杂诗,决不仅仅是应酬抒怀之作,而是有意识地用诗的形式记下伊犁的山光水色、风土民情。这是跟他后来追述伊犁百日行的《天山客话》一脉相承的。他的《伊犁日记》对他来伊途中所见之物作了详细的记载,而《天山客话》则详细记载了伊犁的山川、物产、风貌等。这些都为后来研究西北地区的史地学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新疆图志》就引用了他的不少条述。后世史地学者对洪亮吉评价甚高。

  洪亮吉戍伊百日之后,即被“皇恩大赦”。当他离开惠远城时,“下马步出城,百步屡驻脚。“长刀短后衣,未忍即抛却。”他为失落而来,却满载西域奇珍而归,在自己生命价值的天平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展开内容】
  • 种松连高冈,云有先世坟。一岁增尺土,巍然竟成原。寒食飞纸钱,盈阡拜曾元。但苦朴陋乡,讳字已不传。日晚祭扫归,野花红如然。
  •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嗟嗟两烈士,殉主亦殉名。我行天下历州七,奇险无若荥阳城。君不见,荥阳城,值太平;排百雉,无一兵。司关午卧门掩扇,百战古城今下县。
  • 尸乡置,客欲愁,三十里进生王头。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垄。有死士,无生王,王头上殿目尚光。九重真龙为一哭,韩王楚王颜瑟缩。腐儒造醢理不诬,王头乃复偿腐儒。我来尸乡中,白日忽挂树,乡人说王尚如睹。君不见,王爱士,士效忠,诚不若项王故人吕马童,手裂王体居奇功。
  • 西京执戟郎,绿鬓忽已皓。太宗爱老臣乃少,武皇爱少臣复老。坐令人惜贾洛阳,怀奇亦不值武皇。灌婴周勃哙伍耳,是老秃翁何足详。长沙西来对宣室,汉皇才高殊自失。固知尚鬼由楚人,因从楚来询鬼神。鬼神之言亦陈戒,汉廷惟生识成败。君不见,微吟贾生赋,车过洛阳界,坟荒无人碑已坏。纷纷何况里中儿,我亦少年先下拜。
  • 逼仄复逼仄,西经二崤山。山溜冲作道,巨石横为关。关门前,黑如许,西飘秦风东晋雨。南陵北陵事迹陈,遑识夏后兼周文。止忆晋五帅,秦三臣,为晋胜,为秦奔。晋人虽墨衰,秦人亦素服。向师茫茫恸秦穆,老臣此时无泪哭。出山一里路渐平,巨石夹道愁纵横。君不见,山凹不特炎暑酷,瞥有野鹰来攫肉。
  • 南沟水,流北沟。水行苦无舟,幸有辕下牛。羡君使牛如使舟,跨腹稳渡春塘流。南沟水清,北沟水浊。浊流须浴牛,水清留濯足。螺千升,泥一斗。尺鲤寸虾无不有,濯足流还入牛口。君不见,春田之外官路高,百千万事如牛毛。人饶千驷不能乐,君有一牛亦足豪。
  • 朝不见尔,暮不见尔。不能得尔书,使我烦忧不能止。朝知尔,枕一书。暮知尔,入酒垆。鸦飞鹊翻门索逋,盘盘广文居。今岁殇两女,陨一奴。缢魄复跳梁,掷此巨绠粗。赫然三重门,常有十幅符,长人鬼伯利弱徒。其余精魄强,睥睨孰敢如?阳春倏然回,阴煞尽扫除。丈人康强大母扶,行见妇归而将雏。尔既久失,偶又苦贫,曷不远游负粟以奉亲?长安辈流中,近复无尔比。吾当属王三,为尔戒行李。
  • 开国主,颜如婆婆形取嗤。杨阿摩,投床顾欲拯舅氏,宫中反出奇男子。
  • 流星大如斛,流星大如斗,隋家天子下殿走。君不见,郑家天子持羊干,夏家天子入牛口。
  • 唐高祖,起义兵。何不学汤武,乃袭禅让名。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雕花银镜精品
  • 青铜飞天神兽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