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方孝能,莆田(今属福建)人。与郑伯玉、陈琪并称“乌山三贤”(《莆阳比事》卷三)。官福州司理参军(《淳熙三山志》卷四○)。今录诗三首。
朝代:(宋)
方希觉,字民先,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通直郎知英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今录诗二首。
朝代:(宋)
方来,字齐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从叶适学。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教授安丰军,知吴江县,除监察御史,迁左司谏。理宗淳祐间知漳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三)。景定中致仕。事见清干隆《温州府志》卷二○。今录诗六首。
朝代:(宋)
方审权(一一八○~一二六四),字立之,号听蛙,莆田(今属福建)人。家富藏书,隠居不仕。与刘克庄、王迈相友善。理宗景定五年卒,年八十五。有《听蛙集》,已佚。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九七《听蛙诗序》、卷一六一《方隠君墓志铭》。
朝代:(宋)
卓田,[公元一二o三 年前后在世]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能小词,能赋驰声。尝作词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断万人头。因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存于《花庵词选》的凡三首。
朝代:(宋)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朝代:(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朝代:(宋)
(1051-1109)(一作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世称米南宫。又因举止颠狂,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有《宝晋英光集》辑本。词有朱孝臧《宝晋长短句》一卷。主要作品有:蝶恋花(千古涟漪清绝地)
朝代:(宋)
方武子(一一五九~一二一七),字景绚,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潮阳尉。历循州教授、知博白县、梧州判官。嘉定十年卒,年五十九。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景绚判官墓志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