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少无赖,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杨复光讨黄巢,建为都头,僖宗使将神策军宿卫。文德元年,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大顺二年,检校司徒成都尹节度劒南西川招抚云南八国等使。天复三年,封蜀王。遂幷有两川山南西道三峡之地。梁既篡唐,僭即帝位,卒号高祖。诗一首。
朝代:(唐)
鉴空,俗姓齐,吴郡人。少小贫苦。壮岁为诗,不多靡丽。元和初游钱塘,投灵隐寺出家,后周游名山。大和元年至洛阳,住香山寺。约卒于大和九年,年七十七。诗一首。(《全唐诗》无鉴空诗)
朝代:(唐)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1] —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初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庙号唐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朝代:(唐)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舒元舆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落泪哀悼。
朝代:(唐)
韬光,蜀人。卓锡灵隐之巢沟坞,白居易守郡时,题其堂曰法安。诗一首。
朝代:(唐)
慧忠,俗姓王,润州人。嗣智威,住金陵牛头山。大历四年卒。诗二首。(《全唐诗》无慧忠诗) 文谷,京山邑人。诗一首。(《全唐诗》无章文谷诗)
朝代:(唐)
常州法师,与道恭同召,活跃于太宗贞观年间,生平事迹不详,留有是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