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弦 更 张
改弦更张
已阅 6181 次 |
喜欢 5983 次 ❤
释 义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出 处
《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同“改弦更张”。
例 句
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故 事
这句成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又见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下面从《汉书》。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叫董仲舒,广州(今河北枣强东)人。他学习非常用功,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书房附近的园圃,两三年都顾不上看一看。后来,他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当时,汉武帝刘彻举贤良文学之士,请他们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舒说: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更换新弦,然后才可弹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办好。应当更换琴弦而不换,就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政绩。……董仲舒还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些,都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接 龙
- 改弦更张 ➤
- 张灯结彩 ➔
- 彩凤随鸦 ➔
- 鸦雀无闻 ➔
- 闻过则喜 ➔
- 喜怒哀乐 ➔
- 乐不思蜀 ➔
- 蜀犬吠日 ➔
- 日暮途穷 ➔
- 穷兵黩武 ➔
- 武不善作 ➔
- 作舍道边 ➔
- 边尘不惊 ➔
- 惊弓之鸟 ➔
- 鸟枪换炮 ➔
- 炮凤烹龙 ➔
- 龙蛇飞动 ➔
- 动魄惊心 ➔
- 心心相印 ➔
- 印累绶若 ➔
- 若有所失 ➔
- 失惊打怪 ➔
- 怪诞不经 ➔
- 经年累月 ➔
- 月白风清 ➔
- 清心寡欲 ➔
- 欲罢不能 ➔
- 能工巧匠 ➔
- 匠心独运 ➔
- 运斤成风 ➔
- 风卷残云 ➔
- 云过天空 ➔
- 空谷传声 ➔
- 声振林木 ➔
- 木本水源 ➔
- 源源而来 ➔
- 来去分明 ➔
- 明辨是非 ➔
- 非亲非故 ➔
- 故作高深 ➔
- 深入人心 ➔
- 心回意转 ➔
- 转嗔为喜 ➔
- 喜新厌旧 ➔
- 旧地重游 ➔
- 游刃有余 ➔
- 余音绕梁 ➔
- 梁上君子 ➔
- 子虚乌有 ➔
- 有求必应 ➔
- 应对如流 ➔
- 流言蜚语 ➔
- 语重心长 ➔
- 长年累月 ➔
- 月下老人 ➔
- 人微言轻 ➔
- 轻而易举 ➔
- 举措失当 ➔
- 当场出彩 ➔
- 彩笔生花 ➔
- 花好月圆 ➔
- 圆颅方趾 ➔
- 趾高气扬 ➔
- 扬眉吐气 ➔
- 气冲牛斗 ➔
- 斗酒只鸡 ➔
- 鸡犬不宁 ➔
- 宁缺毋滥 ➔
- 滥用职权 ➔
- 权衡轻重 ➔
- 重温旧梦 ➔
- 梦寐以求 ➔
- 求全之毁 ➔
- 毁家纾难 ➔
- 难以为继 ➔
- 继往开来 ➔
- 来日方长 ➔
- 长治久安 ➔
- 安常守故 ➔
- 故弄玄虚 ➔
- 虚有其表 ➔
- 表里如一 ➔
- 一叶障目 ➔
- 目指气使 ➔
- 使贪使愚 ➔
- 愚昧无知 ➔
- 知难而退 ➔
- 退如山移 ➔
- 移天易日 ➔
- 日下无双 ➔
- 双管齐下 ➔
- 下里巴人 ➔
- 人心所向 ➔
- 向壁虚造 ➔
- 造谣惑众 ➔
- 众擎易举 ➔
- 举棋不定 ➔
- 定倾扶危 ➔
- 危如累卵 ➔
- 卵与石斗 ➔
- 斗转参横 ➔
- 横七竖八 ➔
- 八面威风 ➔
- 风雨交加 ➔
- 加人一等 ➔
- 等因奉此 ➔
- 此唱彼和 ➔
- 和璧隋珠 ➔
- 珠沉玉碎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