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变 万 化
千变万化
已阅 6539 次 |
喜欢 6212 次 ❤
释 义
形容变化极多。
出 处
《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极言变化无穷。
例 句
官场中的事,~,那里说得定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故 事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一天,周穆王从昆山返回合山,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人,手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他有些不大相信,立即召见偃师,问: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一件,让我看看。第二天,偃师带上木头雕成的假人拜见穆王。穆王看这些假人的五官齐全,眉毛胡子跟真人一模一样,觉得很吃惊。穆王问偃师:你雕的这些人都能动吗?偃师说:不但能动,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样。穆王说:让他们表演一下,我看比真人差多少。偃师用鼓声指挥木头人开始动作。木头人按着鼓声的节奏,拉开阵势,进行攻守,但见木头人手执刀枪剑棍攻杀、防守,进退有序,一会儿排成一字长蛇阵,忽然又变成十面埋伏,继而化作九宫八封阵、六花阵、七星阵、八门阵,阵势千变万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非常高兴。他觉得如此新奇的玩意不让妃子欣赏一番,实在有些遗憾,于是命令宫女请妃子一同观看。偃师见嫔妃到来,有意卖弄本领,便说:刚才表演的阵容气势太激烈,不宜在娘娘们面前施展,还是来番歌舞,换换口味吧。偃师拿起云板,吹响笙簧,木头人引吭高歌,歌声婉转悠扬,忽而如百鸟朝凤,莺声燕语,回响不已;忽而如猿啼三峡,哀怨凄恻,催人泪下;忽而如龙吟深潭,虎啸幽谷,气势磅礴。穆王和众妃子都沉醉在悦耳动听的歌曲声中。偃师把鼓板的节拍略加变动,木头人在歌声中舒卷长袖,行云流水般舞动起来,舞姿优美,或如雨中荷花,争红吐艳;或如风吹杨柳,摇曳生姿。其中一个木头人,还频频向妃子挤眉弄眼,好象是在调情,被穆王发现了。他非常生气,认为是行为不端,有意调戏,便下令将挤眉弄眼的木头人斩首。偃师知道引起了误解,急忙将木头人拆散。穆王一看,木头人不过是用皮革、颜料、马尾毛、木头制成的,他不由笑了起来。演出结束,穆王惊叹不已说:太妙了,简直像神仙一样。
接 龙
- 千变万化 ➤
- 化为乌有 ➔
- 有枝添叶 ➔
- 叶落知秋 ➔
- 秋毫无犯 ➔
- 犯上作乱 ➔
- 乱头粗服 ➔
- 服低做小 ➔
- 小廉曲谨 ➔
- 谨毛失貌 ➔
- 貌合心离 ➔
- 离心离德 ➔
- 德高望重 ➔
- 重温旧梦 ➔
- 梦寐以求 ➔
- 求神问卜 ➔
- 卜昼卜夜 ➔
- 夜长梦多 ➔
- 多愁善感 ➔
- 感戴二天 ➔
- 天壤悬隔 ➔
- 隔年皇历 ➔
- 历历可数 ➔
- 数见不鲜 ➔
- 鲜车怒马 ➔
- 马工枚速 ➔
- 速战速决 ➔
- 决一死战 ➔
- 战天斗地 ➔
- 地老天荒 ➔
- 荒诞不经 ➔
- 经久不息 ➔
- 息息相通 ➔
- 通力合作 ➔
- 作舍道边 ➔
- 边尘不惊 ➔
- 惊惶失措 ➔
- 措置裕如 ➔
- 如鱼得水 ➔
- 水尽鹅飞 ➔
- 飞蓬随风 ➔
- 风花雪夜 ➔
- 夜不闭户 ➔
- 户限为穿 ➔
- 穿井得人 ➔
- 人中骐骥 ➔
- 骥服盐车 ➔
- 车载斗量 ➔
- 量才录用 ➔
- 用行舍藏 ➔
- 藏头露尾 ➔
- 尾大不掉 ➔
- 掉以轻心 ➔
- 心慈面软 ➔
- 软红香土 ➔
- 土崩瓦解 ➔
- 解甲归田 ➔
- 田月桑时 ➔
- 时不再来 ➔
- 来者不善 ➔
- 善贾而沽 ➔
- 沽名钓誉 ➔
- 誉不绝口 ➔
- 口耳之学 ➔
- 学而不厌 ➔
- 厌难折冲 ➔
- 冲口而出 ➔
- 出生入死 ➔
- 死不瞑目 ➔
- 目光如豆 ➔
- 豆蔻年华 ➔
- 华不再扬 ➔
- 扬长而去 ➔
- 去伪存真 ➔
- 真脏实犯 ➔
- 犯而不校 ➔
- 校短量长 ➔
- 长歌当哭 ➔
- 哭天抹泪 ➔
- 泪干肠断 ➔
- 断章取义 ➔
- 义形于色 ➔
- 色授魂与 ➔
- 与狐谋皮 ➔
- 皮里春秋 ➔
- 秋色平分 ➔
- 分秒必争 ➔
- 争猫丢牛 ➔
- 牛骥同皂 ➔
- 皂白不分 ➔
- 分寸之末 ➔
- 末学肤受 ➔
- 受宠若惊 ➔
- 惊弓之鸟 ➔
- 鸟语花香 ➔
- 香花供养 ➔
- 养虎为患 ➔
- 患难与共 ➔
- 共枝别干 ➔
- 干城之将 ➔
- 将勤补拙 ➔
- 拙嘴笨舌 ➔
- 舌锋如火 ➔
- 火烧眉毛 ➔
- 毛手毛脚 ➔
- 脚踏实地 ➔
- 地上天官 ➔
- 官官相护 ➔
- 护过饰非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