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 手 可 得
唾手可得
已阅 6188 次 |
喜欢 5739 次 ❤
释 义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出 处
《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比喻极易得到或成功。
故 事
唐太宗李世民听说高丽国大臣莫支离杀死了国王,就打算亲自率兵前往讨伐。为了慎重起见,太宗就征求亲近他的臣子的意见。李勣十分赞成太宗的打算,而褚遂良却不同意。褚遂良认为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于是上书唐太宗。上书中有这样几句:“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云,唾手可取”(意思是:只要派一两个能干的将领,带领十万精兵,旌旗导前,兵车随后,前往讨伐,那是极易得胜的。) 李世民听从褚遂良的意见,乃派少量兵力前往征讨莫支离。莫支离见势不妙,就派人带着黄金前来进贡。褚遂良知道后马上又去告诉李世民:“征讨杀君之罪犯是不能受贿的,只要他不闹独立愿意称臣就行了。”李世民于是下诏书,让莫支离称臣,并令将黄金全部退回。此后莫支离只得规规矩矩,不敢再闹独立了。 后来人们引“唾手可得”来表示做什么事情就象往手上吐口水那么容易,用来形容极易得到某种物品。
接 龙
- 唾手可得 ➤
- 得胜回朝 ➔
- 朝三暮四 ➔
- 四时八节 ➔
- 节衣缩食 ➔
- 食肉寝皮 ➔
- 皮里春秋 ➔
- 秋色平分 ➔
- 分甘共苦 ➔
- 苦中作乐 ➔
- 乐不可支 ➔
- 支吾其词 ➔
- 词钝意虚 ➔
- 虚情假意 ➔
- 意气用事 ➔
- 事预则立 ➔
- 立功赎罪 ➔
- 罪魁祸首 ➔
- 首善之区 ➔
- 区闻陬见 ➔
- 见兔放鹰 ➔
- 鹰瞵鹗视 ➔
- 视民如伤 ➔
- 伤风败俗 ➔
- 俗下文字 ➔
- 字斟句酌 ➔
- 酌盈剂虚 ➔
- 虚位以待 ➔
- 待人接物 ➔
- 物以类聚 ➔
- 聚蚊成雷 ➔
- 雷厉风行 ➔
- 行若无事 ➔
- 事倍功半 ➔
- 半吞半吐 ➔
- 吐刚茹柔 ➔
- 柔茹刚吐 ➔
- 吐哺握发 ➔
- 发蒙振落 ➔
- 落落大方 ➔
- 方寸之地 ➔
- 地上天官 ➔
- 官官相护 ➔
- 护国佑民 ➔
- 民脂民膏 ➔
- 膏唇试舌 ➔
- 舌桥不下 ➔
- 下车泣罪 ➔
- 罪恶昭彰 ➔
- 彰善瘅恶 ➔
- 恶醉强酒 ➔
- 酒池肉林 ➔
- 林下风致 ➔
- 致之度外 ➔
- 外合里差 ➔
- 差强人意 ➔
- 意在言外 ➔
- 外圆内方 ➔
- 方底圆盖 ➔
- 盖世无双 ➔
- 双管齐下 ➔
- 下里巴人 ➔
- 人众胜天 ➔
- 天诛地灭 ➔
- 灭此朝食 ➔
- 食不充饥 ➔
- 饥不择食 ➔
- 食日万钱 ➔
- 钱可通神 ➔
- 神施鬼设 ➔
- 设身处地 ➔
- 地平天成 ➔
- 成仁取义 ➔
- 义形于色 ➔
- 色若死灰 ➔
- 灰头土面 ➔
- 面红耳赤 ➔
- 赤壁鏖兵 ➔
- 兵不由将 ➔
- 将伯之助 ➔
- 助我张目 ➔
- 目不暇接 ➔
- 接踵而来 ➔
- 来者不善 ➔
- 善始善终 ➔
- 终南捷径 ➔
- 径情直行 ➔
- 行不胜衣 ➔
- 衣不完采 ➔
- 采兰赠药 ➔
- 药石之言 ➔
- 言传身教 ➔
- 教一识百 ➔
- 百发百中 ➔
- 中流砥柱 ➔
- 柱石之坚 ➔
- 坚壁清野 ➔
- 野草闲花 ➔
- 花容月貌 ➔
- 貌合神离 ➔
- 离弦走板 ➔
- 板上钉钉 ➔
- 钉嘴铁舌 ➔
- 舌锋如火 ➔
- 火光烛天 ➔
- 天南地北 ➔
- 北叟失马 ➔
- 马马虎虎 ➔
- 虎尾春冰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食鱼呈刘河泊 其一
- 送郑谷先辈赴汝州辟命
- 远色阁
- 雨中留范晓村家
- 益昌次费伯矩赠行韵 其一
- 偈四首 其一
- 唐补阙清风亭
- 某去五月罢馆职还乡涂中以诗寄同舍云去国怀明主离群念旧游翻令到家梦中夜绕瀛洲今以史职复至道山访旧或迁或去惟后园脩竹乃故人也感叹良久因成短篇
- 辟谷
- 宴山亭
- 即景四首 其二
- 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盒故赋此
-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三
- 北溪容球来访答之 其一
- 有怀鮀浦诸乡朋五首 其二
- 次韵时旸对雨喜晴二首 其二
- 春第相从有年,去岁复间关渡海随予来粤,今乃请携家归台,并以绢乞诗为永念,怆然赋此
- 刘东郊来自广陵喜赠
- 半园戏咏十首 其七
- 减字木兰花
- 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 其二
-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词 其八
- 晴晚立田间二首 其二
- 送江子恭 其一
- 思家五首竹枝体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