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场
宾主二人同睡,客索夜壶。主人说:“在床下,未曾倒得。”只好棚过头一场,后场断断再来不得了。 -
迷妇药
一方士专卖迷妇人药,妇着在身,自来与人私合。一日,有轻浪子弟来买药,适方士他出,其妻取药付之。子弟就以药弹其身上,随妇至房,妇只得与伊交合。方士归,妻以其事告之。方士怒云:“谁教你就他?”妻曰:“我若不从,显得你的药便不灵了。” -
亲嘴
一女初嫁,次早新郎背立,女扳其嘴,连亲数下,郎大怒曰:“如何不识着羞耻?”妇应曰:“其实一时认错了,不知是你,莫怪莫怪。” -
饭米
贫人正与妻合,妻云:“饭米都没了,有甚高兴?”夫物顿痿。妻复云:“虽如此说,坛内收拾起来,还勾明后日吃哩。” -
愁穷
有胡子愁穷,一友滤之曰:“据兄家事,不下二千金,何以过愁若此?”胡者曰:“二千金何在?”友曰:“兄面上现有千七百了,难道令正处便没有须私房?” -
喝水
一农夫,约半个文盲,一天烈日当头,他进城来。走得口干舌燥,想找一卖水处,忽然看见一店前挂一匾额,上写:清水池。本应是一个澡堂,可他只认识中间一字:水。就认定是卖水之处,非让跑堂端水来。掌柜的拗不过他,就让人端出一豌洗澡水来。此人哪里管的了味道,咕咚几口就喝了下去。谢过之后便离去,却把蒲扇丢在柜台上,掌柜的看见后就跑上前送给他。此农夫非常感激,就说:“掌柜的,你那茶还是赶快卖吧,已经有点馊了” -
开当
有慕开典铺者,谋之人曰:“需本几何?”曰:“大典万金,小者亦须千计。”其人大骇而去。更请一人问之,曰:“百金开一钱当亦可。”又辞去。最后一人曰:“开典如何要本钱,只须店柜一张,当票数纸足矣。”此人乃欣然。择期开典,至日,有持物来当者,验收讫,填空票计之。当者索银,答曰:“省称来称去,费坏许多手脚,待你取赎时,只将利银来交便了。” -
无功受禄
晋朝某皇帝得太子,赐群臣汤饼宴,有位大官起立曰:"贺陛下祠嗣之有人,愧吾等无功而受禄。"帝正色曰:"卿何语!此事岂可使卿等有功?" -
茶棚
记得在「新笑林广记」中有这一则:一个秀才到一间茶棚喝茶,棚里有个尼姑因为经书上一个字不认得,便去请教秀才:「请问这位监生,这个字怎念?」秀才一听别人喊他监生,有意炫耀一下才学,便道:「这位和尚,要知哀与衰,监生与秀才,顶儿相同,肚里不同。」尼姑一听他竟叫自己和尚,颇不以为然的说:「要知齐与斋,尼姑与和尚,袈裟相同,胯下不同。」茶棚中一个端茶的小姑娘听了不禁噗哧笑了出来,两人一齐回头道:「大嫂,您笑什麽?」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听他们叫自己大嫂,便很生气的说:「要知好与好,姑娘与大嫂,全身相同,圈儿不同。」注:1。古时监生是用钱买的,秀才是要考试的,但是帽子一样。2。我猜可能以前在「好」上打个圈以辨明读音,原文上无标示,请知道的版友注解一下。 -
活佛旨意
有个和尚喜欢喝酒吃肉,大和尚屡次责备他。那和尚心里怨恨,就会集其他和尚,将脸孔涂抹一番,拿着木棒,威逼大和尚道:“我们是济公化身。现在关照你,我们佛门除了贪、嗔、痴三件事外,其他百无禁忌,喝酒吃肉有啥关系?!”说完,举起木棒要打,大和尚害怕极了,表示认罪,从此不敢再禁止徒弟喝酒。县官知道了,便逮捕大和尚给以责罚,大和尚说:“我情愿受老爷处罚,不敢违背活佛的旨意啊!” -
凳子祭神
兄弟俩,大的富,小的穷。弟弟问哥哥:“你怎么会这样富呢?”哥哥答道:“我常用猪羊祭了土地神,所以才有今天呀。”弟弟便把哥哥的话告诉妻子,妻子说:“我们屋里有两条凳子,也是八只脚,可以算作猪羊来祭土地神呢。”弟弟认为很对,便抬起凳子虔诚地向土地神祭祀。土地神大怒,骂道:“凳子怎么能吃?”土地婆出来打圆场:“算了,虽然吃不得,留下坐坐也好。” -
不识货
有徽人开典而不识货者,一人以单皮鼓一面来当,喝云:“皮锣一面,当银五分。”有以笙来当者,云:“斑竹酒壶一把,当银三分。”有当笛者,云:“丝绢火筒一根,与银一分。”后有持了事帕来当者,喝云:“虎狸斑汉巾一条,当银二分。”小郎曰:“这物要他何用?”答云:“若还不赎,留他来抹抹嘴也好。” -
过节
要过逾越节了。一对新婚夫妇不懂繁琐的节日礼仪,于是丈夫叫妻子去偷看邻居铁匠家是怎么过的。妻子走近窗口,看到铁匠正在用煤铲打老婆呢!妻子回家后,丈夫问她看见了什么,她始终不肯说。最后,丈夫气急了,拿起煤铲打她。她哭着说:“既然你都知道,还派我去干什么?” -
由快至慢
教师对主人不请他吃酒很为恼火,等学生到学馆读书时,带着怒气快速地教诗:“春游芳草地。”学生含着眼泪勉强跟读。然而已懂得教师的心意,便说:“父亲”教师问:“父亲干啥?”学生答:“买肉。”教师略微放慢教诗速度:“夏赏绿荷池。”学生还是不能跟读,教师又问:“你父亲买肉做什么?”答:“请先生。”教师的怒气渐渐消了,便慢慢教第三句:“秋饮黄花酒。”又问:“几时请我?”答:“就在今天。”教师大喜,慢慢地清楚地教第四句:“冬吟白雪诗。”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