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不着

  街市失火,延烧百余户。有星相二家欲移物以避,旁人止之曰:“汝两家包管不着,空费搬移。”星相曰:“火已到矣,如何说这太平话?”曰:“你们从来是不着的,难道今日反会着起来!”

  • 送君代酒

      一客访客,主人不留饮食,起送出门,谓客曰:“古语云:‘远送当三杯’,待我送君里许。”恐客留滞,急拽其袖而行。客曰:“求从容些,量浅,吃不得这般急酒。」
  • 王七学道

      县城有个富家子弟叫王七,笃信道教,听说劳山有个老道士法力无边,便去讨教。老道士说:“只怕你娇生惯养,吃不得苦。”王七说:“我能吃得苦。”道士便给他一把斧,命他随小道士上山砍柴。过了一个月,王七忍受不住劳苦,就想回家。某晚,忽见师父与两个客人一同饮酒。师父拿起一张纸,剪成镜子形状,贴在墙上,就变成月亮,明晃晃照亮了屋子。师爷又将一壶酒赐给徒弟们,大家竞相争饮,竟没有一点减少。一位客人说:“承蒙赐月照明,但这样寂寞,为啥不叫嫦娥来助兴呢?”师父便拿起一根筷子,扔向月镜。果然,一个美人由小变大,飘到地上,载歌载舞。唱罢歌,又盘旋腾空而变成筷子。过了一会儿,月光渐渐暗了,徒弟点上蜡烛,只师父独自一人坐着,客人已不见踪影,桌上酒肴和墙上纸镜还在。王七看呆了,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又过了一个月,王七实在忍受不了痛苦,便哀求师父传授点小法术给他,师父笑道:“我知道你受不了苦,你想学点什么呢?”王七说:“穿墙。”老道士就传授他口诀,叫他往墙里走,王七不敢。老道说:“只管低头闯入。”王七便向墙冲去,好像虚空无物,果然到了墙外。王七大喜,拜辞了师父回家,对妻子夸耀自己学得法术,妻子不信。王七便念念有词,往墙壁冲去,猛然扑倒,额上肿起一个大疙瘩。妻子“格格”笑了,王七恼羞地大骂老道不止。
  • 携灯

      有夜饮者,仆携灯往候,它门:“少时天便明,何用灯为?”仆乃归。至天明,仆复往接,上责曰:“汝大不晓事,今日反不带灯来,少顷就是黄昏,叫我如何回去?”
  • 儒生盗墓

      某晚,两个儒生偷掘坟墓。大儒生说:“东方要亮丁,怎么办?”小儒生说:“还没有脱掉死人的衣服,他口里含着珠子哩。”大儒生说:“诗经老早就写道:‘青青的麦子呀,长在士坡上。他活着的时候不施恩于人,死了为什么口里还含着珠子?’不用管死人,我们快些拉住他的鬃发,压住他的胡须,用铁器慢慢撬开他的两额,千万不要损坏口里的珠子啊!”
  • 抓背

      老翁续娶一妪,其子夜往窃听,但闻连呼“快活”,频叫“爽利”。子大喜曰:“吾父高年,尚有如此精力,此寿徴也。”再细察之,乃是命妪抓背。
  • 真龙天子

      乡村老学究阅读《幼学故事琼林》(清代程允升编,私塾启蒙教材),见到“龙为百虫之长”的句子,便深信不疑。有个明白事理的读书人说:“龙这个东西,没有事实可供查考,恐怕不能相信”。古往今来虽有这种说法,可从来没人见过。这是古人的寓言罢了。”村学究争辩道:“它是虫类的首领,自然尊贵,不容易见人,也不会轻易地让人看见。譬如真龙天子——皇帝,是天下百姓的首领,也是不肯轻易见人,人也不能轻易看见他,就是你我两人都未曾见过皇帝。难道北京的皇帝,也是没有事实可供查考,是古人的寓言么?”
  • 竹诗

      王祈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为东坡诵之,曰∶“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苏笑曰∶“好则好矣,只是十条竹竿共一片叶也。”□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冥王访名医

      冥王遣鬼卒访阳间名医,命之曰:“门前无冤鬼者即是。”鬼卒领旨,来到阳世,每过医门,冤鬼毕集。最后至一家,见门首独鬼彷徨,曰:“此可以当名医矣。”问之,乃昨日新竖药牌者。
  • 黉门

      三秀才往妓家设东叙饮,内一秀才曰:“兄治何经?”曰:“通《诗经》。”复问其次,曰:“通《书经》。”因戏问妓曰:“汝通何经?”曰:“妾通月经。”众皆大笑。妓曰:“列位相公休笑我,你们做秀才,都从这红门中出来的。”
  • 嘲武举诗

      头戴银雀顶,脚踏粉底皂。也去参主考,也来谒孔庙。颜渊喟然叹,夫子莞尔笑。子路慍见曰:“这般呆狗醮,我若行三军,都去喂马料。”
  • 硬中证

      有病偏坠者,左肾以家私不均事告于肚皮。左肾自觉强良占脬太多,用厚礼结纳于阳具,诉状中求其做一硬中证。及临审,左肾抗辨力甚,而阳具缩首,不出一语。肚皮责阳物曰:“你向日直恁跳梁,今日何顿软弱,还不从直讲来?”答曰:“见本主子脱硬挣,我只得缩了。”认屁一女善屁,新婚随嫁一妪一婢,嘱以认屁遮羞。临拜堂,忽撒一屁,顾妪曰:“这个老妈无体面!”少顷,又撤一屁,顾婢曰:“这个丫头恁可恶!”随后又二屁,左右顾而妪婢俱不在,无可说得,乃曰:“这张屁股没正经。”
  • 拿访

      一人作客在外,见乡亲问曰:“我家父在家好么?”乡亲曰:“好是好,前日按院访拿十二个扒灰老,尊翁躲在毛厕里,几乎吓杀。”
  • 细布包柑

      唐朝时,盖州每年向朝廷进贡柑子,都是用纸包着的。后来,长吏认为这样做显得不够敬重,就改用布包柑,过后,又常常担心细布是否会磨损坏柑子。不久,有个叫甘子布的御史来盖州,长吏以为是来追究用布包柑子的事,十分惊慌,说:“果然被追究了!”等到甘子布到达驿站,长吏出迎时就一直反反复复他讲述用布包柑子是表示敬重。甘子布起初不明白他为什么老是解释这个问题,听多了才省悟到是跟自己的名字有关系。旁边听讲的人都大笑不已。
  • 屠儿作文

      有个屠夫的儿子攻读诗书,要想做官。一天,他向某某太史请教文章,太史评论他的文章说:“有骨力,有斤两,放在案头上,反复咀嚼也不讨厌。”明为赞扬,实为讽刺。屠夫的儿子却十分高兴,拿了文章向乡亲们夸耀。有个人忍不住向他直率地指出太史说话的寓意,屠夫的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生气地斥责那个说真话的人。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法老的女儿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母子象尊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精品猴面古玉饰